相对温和,或曰善于“掩饰”的洋教士们,为什么反而引起了中国人最大的恐惧和仇恨?答案归结于洋教士的“文化自负”。洋教士认定中国文化不如基督教文化,决心从改造中国的文...
华声历史配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转引自:《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作者:张宏杰,出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原题:《曾国藩“平生第二大堑”:锋芒毕露得罪京官》 一 第二次大...
李家是传统的大家庭,“父亲受礼教的影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守法;家教很严,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要懂礼貌,懂得做人,每学期成绩单都要给家长看。”李道增说,“父亲很重视...
暮气横秋的晚清王朝,幸亏有了几个忠胆大义的文人,才得以延续了数十年。这些文人不仅造就了中国昙花一现的洋务运动,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血脉当中潜在的勇武精神。这些文...
前面已经介绍了“守制”,再解释一个词,叫“夺情”。一个官员按照礼仪,为父母守丧,应该要满三年;但是,如果军务在身,或者负责其他特别重要的公事,皇帝就会下一道特旨,...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我要说,历史不是任人酿的酒,其中滋味需要去品,每个人品出来的滋味或许各有不同。 征衣似雪。我们来看看十多年间曾国藩的遭际。 一身...
原标题: 揭晚清名臣曾国藩和两个妓女的风花雪月 晚清名臣曾国藩(资料图) 本文摘自《挖历史》,私家野史 主编,华文出版社出版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地...
歌德说,他是时代的产儿,如果早生20年或晚生20年,他都将是另一种类型。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也好凡人也罢,都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三国时期善于相人的许子将曾预...
本文摘自《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董丛林著,东方出版社于2012年9月出版。 津门论道:“痞子腔”与“诚字经” 【环球网历史精选书摘章节】所谓“津门论道”,就是由...
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非石达开莫属。他不仅是一位形象很阳光的大帅哥(时人曾赞其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颇富文韬武略,而且是当时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
《能静居日记》 作者:赵烈文 出版社:岳麓书社 2013年7月 定价:450元 【异言堂】 近日,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出版。曾国藩炙手可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劝他起...
李鸿章哥哥李瀚章 晚清人物 谭文卿以御史授浙江遗缺知府,赴辕谒李,谭跪拜而李不答礼,谭怒,起曰:“大人有足疾乎?”李曰无,又曰:“大人目盲乎?”李仍曰无,谭曰:“若...
曾国藩出生于湘中普通的耕读家庭,其祖父曾玉屏虽不是文化人,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位塾师秀才。曾国藩幼从父学,自小就深受两位先辈的道德教化。据曾国藩《大界墓表》载...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
清朝的直隶(辖区约略相当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及河南、山东两省部分地区),其地域拱卫京师,政治地理因素非常重要,故为清廷所特别重视,在疆吏的心目中也被格外看重,...
2008年,北京警方破获了明御马监太监景聪墓被盗一案。盗墓贼首名叫李德林,经过多次踩点,李探明了法海寺附近可能存在墓葬。2008年4月间,李德林与刘春友等8人使用镐、洛阳铲、探...
顽劣儿童 曾国藩并非天才,也不是天生圣人,他小时候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调皮,甚至有点顽劣。 曾国藩6 岁发蒙,他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磨书”,一部新书到他手上,没几天就磨得...
本文摘自《百年湖南人》,作者:王开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曾国藩与左宗棠闹别扭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
1865年3月17日清晨,身居两江总督高位的曾国藩接到中央之寄谕,深谙宦海秘道的文正公,发觉“首行军机大臣之上少‘议政王’三字”,顿感“若非生死大变,则必斥逐,此事关系绝大...
曾国藩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喜欢写信教诲在家乡读书的弟弟们,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生怕弟弟们不长进。然而,这种好为人师的姿态太久了,引起了弟弟们的不满,于是联合写信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