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康有为尝试在清朝内部自上而下地进行一场改革运动而未遂之后,历史必然将会选择孙中山先生的自下而上的路径...
《上海书评》3月17日所刊姜鸣先生《一时耆旧凋零尽——光绪十六年冬季的传染病》一文,通过挖掘“当时报纸、当事人日记、书信、诗歌来再现场景”,大体还原了光绪十六年(1890年...
当西方人驾驶着蒸汽轮船出现在亚洲东部海岸时,使他们惊讶的事有两件:一件是传说中的强大帝国中国的反应迟钝,不堪一击;另一件是日本在危机面前表现出的明智和敏捷。 没有一...
法国小画报(Le Petit Journal)上关于慈禧驾崩的报道 (作者:李夏恩) 恽毓鼎捏着笔的手也许并不如以前一样轻松,尽管他写在纸上的字只有一行半而已,但即使是官场上最愚钝的人也能...
文章摘自《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作者:王龙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近代中日变革的关键时刻 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光绪与明治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泱...
年仅四岁的光绪成了‘一国之君’,同时也失去了父母亲人之爱,失去了天真幸福的童年…… 此时的光绪帝尚无生活自理能力,谁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谁来做他的玩伴?当他因饥渴病...
光绪皇帝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清朝政府的惨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讲,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而在清朝最...
【慈禧小传】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
戊戌政变后次年的一天,武昌出大事了,街面上哄传,光绪来了。 传说中来了的光绪,只带了一个仆人,住在一个租来的小公馆中,杜门不出。不过,前来造访的人却不少。主人2、3...
原标题: 光绪尸骨之谜:1980年曾化验并未发现中毒 核心提示: 1980年清理崇陵地宫,没有发现光绪中毒的迹象。崇陵地宫清理完毕后,将光绪的尸骨装进一个塑料袋,经过一番包装,放...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一般认为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而史料记载中,在清朝我国就有类似的“劳教制度”,尤其是光绪年间出现的“迁善所”,更具“劳动教养”和“...
原标题: 杨乃武出狱后被“劳教” 老连环画《杨乃武与小白菜》封面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一般认为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而史料记载中,在清朝我国就有类似的“劳教...
断断续续和老宫女相处十年的岁月中,她谈了不少光绪的事,但都是只言片语。譬如:光绪胆小,最怕夏天打霹雷,一到下暴雨的时候,门窗都要紧闭,让太监站在两旁,自己捂起了耳...
张之洞(1837-1909年)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一个大变动时代,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其时,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
文廷式简介:近代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江西萍乡人。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虽然博学多才,却不善辞令,说话时常夹有“啊啊”的习惯语。他是广东人,说起“官话”来夹杂着许多广州口音,叫人听不懂。 “戊戌变法”初期,梁...
1888年12月8日:西苑铁路南段紫光阁小铁路修成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京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西岸,开工兴建了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以紫光阁旁的仪鸾殿瀛秀园为起点,以北海的镜清...
宫里曾裁减后宫的用度,每人的俸禄越发少了。而珍妃显然是花惯了钱的,裁减后,她的花销根本不够用,亏空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光绪会拿自己的俸禄周济一下珍妃,但因为光...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的一页,在为之捐躯的“六君子”中,四川即有两位:刘光第和杨锐。一般的历史书里,往往只见其名,未叙其人其事,偶有道及,也多语焉不详...
很多关心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戊戌政变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而由于瑾妃和瑜妃的搅和,隆裕最终进入瀛台陪伴光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这对夫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