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蛟龙”600试验机机身正式转运中航工业强度所试验厂房,后期将进行整体组装和试验交付。...
12月14日,在海南三亚亚龙湾外海,世界最大型全通透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开始下水。...
近日有新闻称中国正在与俄罗斯洽谈A-050型地效飞行器的引进。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倒不是地效飞行器这种技术本身先进而敏感,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基本没什么用的东西,并没有...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境外媒体称,崔维成教授早前以蛟龙号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后,希望再一次突破极限,潜入从未有人到过的海域。然而,崔教授今次并非为...
记者日前了解到,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采用民间资金+国家支持新模式推动的11000米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研制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彩虹...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日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蛟龙-600水陆两用飞机正在广东珠海进行组装,预计2015年底首飞,一旦试飞成功,蛟龙-600将成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陆两用...
军情观察 ,现在国内已能自行解决蛟龙号试验应用所需的设备和部件,蛟龙号国产化率已经可以达到90%。7月17日,在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的科学讲坛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
军情观察 ,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装备,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国内急待补充大型灭火、中远程水上救援飞机。 #...
海底的生物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这些海底生物,进而为科学家认识海洋、研究海洋提供帮助?“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大洋科考第31航次)科考队员们着实费了一...
军情观察蛟龙号险恶地形海底作业,爬坡最高差超300米。“荒凉的海底,悬崖峭壁样的海山岩石间出没着各种怪异生物,一二朵像雪莲一样洁白美丽的海绵开在岩间,一大片球状金属结...
据军情观察,蛟龙号定位系统出现故障,昨日取消下潜计划。“向阳红09”船6月27日电 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27日在南海“蛟龙海山”区域首次下...
5桶水从头上浇下,周怀阳浑身湿透,现场一片掌声和喝彩——出舱后,他接受了这份由其他5位科学家准备的特殊欢迎礼。6月18日,这位52岁的同济大学教授成为第一位搭乘蛟龙号下潜的...
10日蛟龙号开赴南海,将首次搭载女性成员下潜。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进入倒计时,将于10日奔赴南海及太平洋,科技日报特派记者今天登上停靠在江阴市苏南...
既能够在陆地也能够在水面上顺利地降落,还可以在水面进行超低空飞行。该飞机预计将会在明年的年底进行首飞,而一旦它试飞成功,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简称“蛟龙600”飞机)是为了满足我国森林灭火、水上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飞机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四台...
今年6月,世界再次瞩目东方:中国“蛟龙”号再次出征,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除了“蛟龙”号,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应用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还有5艘,分别是...
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27日在南海“蛟龙海山”区域首次下潜,但由于潜水器的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应答器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排查和解...
搭载首位女科学家的“蛟龙”号顺利完成下潜任务,这是“蛟龙”号第56次下潜。至此,“蛟龙”号6月17日~20日连续4天4次在同一地点针对科学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科学考察。...
蛟龙号本月将赴中国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作业,并且首次有多位科学家随行进行一系列海洋科学研究和大洋资源调查。“蛟龙”号深潜的深远影响和战略意义并不亚于6月中旬将升空的“...
我国去年7月蛟龙号,载人完成了水下5000米深潜实验,今年6月蛟龙号又深入7000米,现在母船向阳红09在青岛母港整装待发,届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青岛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