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3月17日清晨,身居两江总督高位的曾国藩接到中央之寄谕,深谙宦海秘道的文正公,发觉“首行军机大臣之上少‘议政王’三字”,顿感“若非生死大变,则必斥逐,此事关系绝大...
1865年3月17日清晨,身居两江总督高位的曾国藩接到中央之寄谕,深谙宦海秘道的文正公,发觉“首行军机大臣之上少‘议政王’三字”,顿感“若非生死大变,则必斥逐,此事关系绝大...
在古代,扮演反腐这一角色的是御史府或御史台,当然后来也有都察院之类的称谓。御史不理庶政,过去叫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明史》),这是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内容。那么,...
在这一轮如火如荼的反腐行动中,中央巡视组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无论是中央巡视组接待处前排起的队伍,还是大批被中央巡视组查出问题的落马官员,都是其成绩的印证。...
本来是用御史反腐的,结果御史本身成为腐败重灾区,当纠肃贪贿的御史成了贪腐的急先锋时,就不是哪一个、哪一部官员贪腐的问题了,而是体制性的贪腐。而连打铁者自己也腐化了...
御史出巡,有时候定期,有时候不定期。在明朝,一般先由都察院拟定候选人两人,由皇帝亲自当面选派其中一人。一旦确定,家门口将贴“回避”二字,以显重视。所以有“御史出巡...
乾隆三十三年(1768),扬州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几任两淮巡盐御史私自超发盐引、从中克扣和提留引银达一千多万两之事曝光。乾隆大怒,下令严查,许多官吏和大盐商都被抓捕至北京...
到御史邹应龙扳倒严嵩时,前面共有十位御史或给事中弹劾过严嵩,但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对此,连修《明史》的人都不得不说:“当世宗之代,...
别以为古代的审讯就是大刑伺候,夹手指打板子而已,那时候的法官也面临翻供、污蔑的苦恼,也需要与嫌疑犯和诬告者进行心理上的交锋,我们来看看唐朝和清朝的是刑侦中是怎么运...
作为皇帝的中央巡视组,监察御史分巡地方、风闻奏是、纠察百官,是中国五千年反贪史的精华所在。但若是监督他人的御史自己贪腐,皇帝又该如何处置? 明代织锦都御史獬豸补子...
缺乏限制的权力必然走向失控,风闻言事也很快成为群臣党政倾轧的工具。明代虽然将御史“得以风闻言事,激浊扬清”写入成文法典,却也明定“风宪官挟私弹事,有不实者,罪亦如...
封建君主专制要求皇帝在加强手中权力的同时,也强化对于手下官僚的控制,最终才能稳坐江山。崔永东说。历朝历代的规律显示,官场腐败必然导致政权垮台,所以,历代有作为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