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不存在什么握手言和
没有问候,没有握手,就谈了一个小时,其实就没谈什么,更不存在什么握手言和。
但是见面本身就意味着很多:
退,可理解为是在制裁之下的首次接触,也是在国际场合的正常会面,并无特约之意,重在点醒卢比奥,你的这些极端做法不受欢迎,且会挨主子的板子。
进,也可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乖,也可以取消制裁,陪同特一起到中国来。
通稿文字不长,大致意思就是说:
有本事,你就弄死我;如果弄不死,那就好好谈。
没有相互尊重,就免谈后面的事。
前面关税战的谈判就是先例。
要不就互惠,要不就互掐,都行,自助餐,自己选。
卢比奥今非昔比,身兼四职,而且是特身边最红、最重要的人,当然也是被我们制裁当头一棒的人。
过去,他更多是扮演政客角色,说得多,做得少,语不惊人死不休,弄提案在行,真干事,没见行过。
但现在,所有重要的事都要他牵头,能不能促成特访华,什么时间节点,细节弄不好全是坑。
而且,特能来,他也就必然会被解除制裁,也能来。
所以,说话要更谨慎和保守一些,不然事办不成,老板会很生气。
外交事务上,可以见到我们与美国由过去的“争公平地位”转向事实性的平等,你有你的卡脖子,我们有自己的坚强意志,宁死不跪。
卢比奥是很难受的,毕竟他当选我们啥也没祝贺,反倒送了一句好自为之。
而此次东盟之行,所有人都在关注关税和贸易问题,但是卢比奥又没那个权限,不合时宜提“重申美国对推进自由、开放和安全印太地区的承诺”,无人在意。
马来西亚总理甚至在开幕式上毫不客气地提:“这次会议召开之际,各种假设正在瓦解,强权动摇了原则,平静再也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全球秩序正在分崩离析,曾经用于增长的工具,如今被用来施压、鼓励和遏制。”
“关税、出口限制和投资壁垒如今已经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的利器”“这一切绝非一时风暴”。
比起自己的极端反华,卢比奥当下更大的野心还在于替代万斯,但如果想替代万斯,就必须得到特的首肯,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死结。
就像当年,如果卢比奥不接受特的邀请,就只能最多搞个资深参议员,然后弄少数党领袖。
但接受国务卿提名,就意味着不能被特解雇,一旦解雇,就很难再重新竞选参议员。
所以,卢当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对华稍微收敛,等待解除制裁,起码服侍完特当政的这一段,尽量别出错,保持一致。
这样就意味着,随着特来华访问,中美短期休兵还将迎来一波优惠。
我们之所以选择与特暂时修复关系,与特对美国自身杀伤还是有一定联系,我们需要短期对垒有个缓和,但同时乐见特朗普对原有美国体系进行破坏。
特朗普与MAGA、马斯克等如今的巨大撕裂,让大家慢慢意识到,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特朗普几乎已成另一个“深层国家”。
我们用实力获得喘息,坐等美国把其他国家推向我们,也是好的策略。
当前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几个月前,特朗普还在着力推动“联俄抗中”,几个月后,就可能转向“拉中抗俄”。
俄乌战场面临巨大变化,特朗普不得不出手给俄点大的动作,而北约也虎视眈眈准备出兵围剿打了三年羸弱的俄罗斯。
进一步升级难以避免。
俄乌战争持续越久,就越有利于我对美周旋和解决小岛问题。
所以,才有了那句“我们不希望俄罗斯失败”。
现在,各方基本悉数下场,只有我们还留有战略余地,稳住特朗普,等待他下一次翻脸,只需要几个月,我们就能可能获得重要的转机。
就这几个月,就会发生好多意想不到的事。
只是,不论是印巴、以伊、美俄还是中美,千万不要幼稚,期待什么握手言和,都是临时性的,管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