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世界史

揭秘撒切尔夫人不做首相的晚年余晖生活

时间: 2016-04-15 18:05:09

不在其位难谋其政

撒切尔夫人和丹尼斯到达利奇的第二天,伍德罗·怀亚特就打来电话,怀亚特发觉她"'嘭'的一声回到了现实"。再也没有秘书帮她打写信件,或是签收民众寄来的数千封慰问信和花束。她甚至不知道如何打电话,如何使用洗衣机。昔日荣光延续的唯一体现就是警察保卫,警察们仍然每天24小时为她站岗放哨。发现自己甚至不会拨通电话的她,只好求助于设在车库的"特殊分支机构"官员。她在下院仍然拥有一个房间,约翰·韦廷戴尔是她的政治秘书。然而,她的首个实际需要就是一个合适的办公室。阿里斯泰尔·麦卡尔平仗义相助,把自己在大学院街的房子借给她,她很快又招了8名职员。这样的安排持续了数月,直到后来新成立的撒切尔基金会在切舍姆找到了更合适的地方,并建立了总部。

与此同时,她很快就发觉达利奇并不适合她居住。对丹尼斯来说,这所房子唯一的可爱之处就是能俯瞰达利奇和西德纳姆高尔夫俱乐部。然而,对于这位仍想全身心从事公共事务的前任首相来说,住在达利奇简直不切实际,无可救药。满满的日程要求她必须能在活动之间迅速回家换装。不论是象征性地,还是实际上,她都要处于忙碌状态。因此,从达利奇往返仅仅三周之后,她和丹尼斯就开始找更适合长期居住的房子。很快他们就在贝尔格莱维亚的伊顿广场从亨利·福特的遗孀手中租了一处带地下室的豪华复式公寓。最终,他们在离维多利亚车站不远的彻斯特广场租了一栋有五间卧室的五层楼房,租期10年,--后来又延期成了终身租约,1991年夏天就搬了进去。

在最初的几周里,常常有一些人前来慰问,缓解了被抛弃的感觉。出席梅杰出任首相后的首次"首相答问"时,她受到下院热情的,也许带有负疚的迎接;不管走到哪里,她似乎都受到民众的同情,对她的历史地位表示敬意,对她在逆境中的昂然坚持表示钦佩。12月9日,女王授予了她殊功勋章,这是君王的最高奖赏,只限定授予24位个人:撒切尔夫人填补了劳伦斯·奥利弗去世后留下的空缺。更具争议的是,丹尼斯也被授予准男爵的封号。就在授勋的几天前,她和丹尼斯还高调访问了从伦敦过境的罗恩和南希·里根,在克拉里奇共进下午茶,重温昔日荣光。

她仍旧精力充沛,决心向前看,让自己忙碌起来。"我必须要做份积极的工作,干点积极的事情",她对怀亚特说道,"我打算继续保持影响力。"她知道必须从日常的内政退步抽身,但立即给自己订下三大任务。第一,她准备广泛旅行,发表演讲,尤其是在美国。一方面是为了宣扬她的信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钱。很快,她与华盛顿演讲局签约,一场演讲费为5万美元,仅次于里根。她对日本和远东其他国家地区也都如此标价。不过,她订下了清楚的规矩:在英国演讲分毫不收,在俄罗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南非也分文不取--实际上,任何能够让她进行具有政治意义的演讲,而不是仅仅利用她的名字的地方,她都乐意免费出场。在自己觉得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地方,她决意不在自己的独立意志上出现妥协。

从首相职位上退下不到两年,她在《星期天时报》的英国富豪榜上排名第134位,个人财富估计高达950万英镑。不过,这笔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她的第二项任务--撰写回忆录。当然,她的回忆录商机无限。6月,撒切尔夫人与一位美国经纪人马文·约瑟夫逊签约。马文迅速就接受了默多克旗下的哈伯柯林斯出版社的350万英镑的合同,两卷回忆录分别定于1993年和1995年出版。

这是一笔价值不菲的买卖。但成稿时间却十分紧张,要求她在不足18个月内完成第一卷,囊括整个首相生涯。她宣布每个字都是亲笔写就的;但没人真的相信。她从来不对外宣称自己是位作家。她的讲演稿从来都是通过编辑、批注或者彻底重写别人的草稿来完成的;其实,她的回忆录也是这样完成的。与辞职当天在下院发表的告别演说一样(尽管篇幅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撒切尔夫人对待回忆录写作的态度极其认真,仿佛是在历史法庭上辩护一般,字斟句酌。她没打算敷衍了事,她事实上也从未如此。她全身心投入,指导回忆录的写作,过得充实而认真;最终如期完成回忆录真可谓成就惊人。

她的第三项任务是建立某种机构,保存她的遗产,并向全世界传播她的思想。然而,这个构想有悖于英国的慈善法律。1991年7月,英国慈善委员会以撒切尔基金会不保持政治中立为由,拒绝授予其慈善地位:这项决定严重削弱了撒切尔基金会筹资能力,因为捐款的公司不能申请免税。到1993年为止,只筹集了不到500万英镑。尽管如此,基金会在切舍姆(Chesham Place)(靠近海德公园角)设立总部,为撒切尔夫人提供了会见外国访客的相当有气势的办公场所:有人说那里精致的楼梯和水晶吊灯、来自福克兰群岛的纪念品,以及那樽大地球仪让人想起唐宁街,不过这些装饰比唐宁街更为华丽。

华盛顿和华沙也设立了基金会的分部,目的是在新兴中东欧民主国家传播自由市场思想和西方商业惯例。然而,宣布的具体行动倡议却微不足道。基金会逐渐变成了一个教育性的信托基金。在1998年,基金会捐赠剑桥大学200万英镑,资助设立一个新的企业研究教授职位。1997年,撒切尔夫人将自己的文件赠予丘吉尔学院,还提供资金扩建档案中心来存放这些文章,并将它们编入目录。基金会还向牛津大学出版社支付资金,用以制作撒切尔夫人政治声明全集的CD光盘,并分发给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还投资建立了玛格丽特·撒切尔网站。所有这些项目都给历史学家提供了她一生的记录;但这些却没能实现撒切尔最初的设想--在全球宣传撒切尔主义。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