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抗日战争

沈甸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人生

时间: 2016-04-15 17:31:28

可是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前,学生和军队官兵之间是完全被隔绝的。学生不了解军队,军队更不了解学生,以至在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上形成某些隔阂。学生看不起士兵,士兵也看不起学生。"别看他们现在喊的口号那样响亮,但要真正打了起来,不知他们早就跑到哪里躲起来了!"这是当时在军队中最常听的议论。所以在学生运动初期,士兵仍对他们很少关心,以至有一部分军队被调到北平城内,去配合警察镇压学生。

但时隔不久,双方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一二•九"学生运动之后,我北平地下党组织,就向学生们指出: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必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党号召学生要到工农兵中间去做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同他们交朋友,并向他们宣传"只有抗日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从1936年春天开始,当我们部队进行打靶或野外演习时,就常有学生代表前来参观和慰问。当时我是特等射手,每周都要到设在现在我们空军指挥学院北门外的靶场实弹射击。有一次打的是用一公分厚、四十公分长和三十公分宽并用红白油漆涂成像日本太阳旗那样的钢靶。射击距离分别是五十、一百和三百米。姿势是立、跪、卧三种,每种打三发。射手就位领到子弹后,右手持枪,左手握子弹并高高举起左臂,大声宣誓:"余,今日以百姓血汗换来的子弹打靶,期望命中,准备战时,射杀我们的仇敌--日本帝国主义。"学生代表在听到我们每个人的宣誓之后都要鼓掌欢迎,尤其是当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了当啷的响声时,更是兴高采烈地跳起脚来鼓掌欢笑。我们也受到莫大的鼓舞,同时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1936年秋,二十九军以两个师(三十七师、 三十八师)的兵力,在北平北郊和北苑大操场进行实兵实弹对抗演习和阅兵。一连进行了三天,自始至终都有男女学生代表跟在部队后面参观。他们虽然都跑得很累,但情绪却十分高涨,总是在不断地为我们鼓掌叫好。演习和阅兵结束的那天晚上,他们还为我们进行唱歌、跳舞等演出。他们以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故事为题材,自己编排的活报剧,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和欢迎。

……

正当"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掀起的爱国主义运动高潮在全国逐步推广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者新的侵华步骤也在我华北地区疯狂地推行。仅驻扎在丰台的日军,就曾在1936年的4至9月间,接连多次向我当地驻军挑起事端。

在我们连4月初刚到卢沟桥接防的当天中午,就有日军的一个骑兵小队,从长辛店方向飞驰而来,要从卢沟桥上通过,进宛平县城。我们不让他们过,他们却硬要过,于是我们就被迫把轻机枪架在桥头上,并义正词严地对他们说:"这是我们的防区,没有军部的护照,任何外国军队都不能从桥上通过,否则一切后果完全由你们负责。"这时他们见势不妙,才不得不掉转马头,又向长辛店方向溜去。

时隔不久,震动全国的"军马事件"又在我们三营营部驻地丰台发生了。这次事件,本来是由日军强行夺去我方两匹军马和刺死我们一匹小马驹引起的,而他们却又无理地要求我们营长一定要帮他们找回在当天晚上夜不回营的一名士兵,否则他们就不归还我方军马。我方要他们归还被夺去的军马,日方要我方替他找回"失踪"的士兵。双方互不相让,以至引起双方代表的正式谈判。我方参加谈判的不仅有"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代表,而且还有南京政府的代表。日方本来毫无道理,而提出的谈判条件却又非常苛刻。其中包括:一是,他们说我们这个营的官兵对他们的态度不好,有碍"日中亲善",应予全部遣散;二是,营长崔蕴秋应予"撤职查办,永不任用";三是,丰台今后不得再驻中国军队。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讨价还价,最终还是由我方的一再退让才得出以下三点协议:一、这个营全部调回西苑军营整训;二、营长崔蕴秋撤职查办,永不任用;三、另派部队到丰台接防。当这些协议在北平各大报纸公布后,立即引起全军官兵,特别是高级将领的强烈反对。这时宋哲元也不得不在内部作了一些更动和采取一些息事宁人的措施:一、我们三营全部调回西苑军营休整,而不是整训;二、营长崔蕴秋不仅没有"撤职查办",而且还晋升了一级,由少校营长,晋升为中校营长;三、奖给全营一千元大洋,五百元给营长个人,其余五百全营官兵每人一元。

我们三营返回西苑后,丰台的防务由二二○团第三营接替。与此同时,日方驻军也有增加,由原来的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骑兵小队,增加到一个加强的大队和一个骑兵中队。除此之外,还有几辆装甲汽车和几门山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军马事件"结束后不久,一场新的冲突又发生了。一天下午,我丰台驻军的一个连,在从打野外归来的路上同日军的一个骑兵分队迎头相遇。我军连长立即下令由四路纵队变为二路纵队靠马路左边(当时的交通规则是"行人靠左")继续前进,把马路的另一边让对方通过。可是骄横的日军不但不从另一边通过,而是快马加鞭地直向我方整齐的队列中冲来,当即踏死踏伤我军士兵多人。这时,被激怒的我军连长立即振臂高呼:"散开!打!"愤怒的士兵,立即散开向逃窜的日军猛烈开火,也打死打伤他们多人。

由于在这次事件中双方都有伤亡,其严重程度又比上次的"军马事件"大多了,于是双方马拉松式的谈判又开始了。谈的情况到底怎样,当时我们是无从得知的。但我们也觉察到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情况,不能不使我们深感忧虑。一是我们过去常唱的《熄灯歌》的歌词改了,原来的最后一句是"灭日复仇显英豪",改成了"复兴民族显英豪";二是团部楼顶旗杆上的国旗已有两天不见了,直到第三天早晨营长在向我们讲话时才透露了一些有关这次双方谈判的情况。下面是营长同全营官兵对话的真实情况的纪要:

营长问:"我们的国旗已经有两天没挂了,你们知道吗?"

大家回答:"知道!"

营长又问:"我们的《熄灯歌》也改了,你们知道吗?"

大家回答:"知道!"

营长问:"你们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大家齐声回答:"不知道!"

营长说:"这都是日本人在谈判中提出的要求,可是我方也都答应了!你们说这是不是国耻呀?"

大家愤怒地回答:"是!"

营长大声说:"在中国军队的营房里,不让挂中国国旗,这难道不是国耻吗?"

大家齐声回答:"是国耻!"

营长又问:"你们说'小老头'讨厌不讨厌哪?"

大家听了之后,都低着头小声发笑,但却不敢大声回答。因为"小老头"是我们团中校团副的外号,由于他身材矮小又留有小八字胡而得名。大家都很讨厌他,因为他常在我们的身后,用指挥刀的刀尖拨弄我们的膝弯,以检查我们的站立姿势是不是牢固。如果有人怕痒痒,双膝向前弯动一下,他就用指挥刀很抽你的大腿。如果你能坚持站立一动也不动,他打上两三下也就算过去了,假如你怕痛,腿向前弯曲一下,他就会没完没了地打,直到他认为满意时才肯罢休。

营长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们都很讨厌他,可就是不敢说,是不是呀?"

大家齐声回答:"是!"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