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大国博弈

风水轮流转,美联储停止加息!中国的机会来了

时间: 2023-12-01 11:44:47

中美经济博弈可以说是难分难解。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趋势。

昨天。美联储于会议之后维持利率不变,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保持在5.25%~5.5%的区间。

华尔街对此表现出欢迎的情绪,美国股市从2点钟美联储宣布会议结果后,三大指数立即上涨回应。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0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64%,道琼指数上涨幅度稍微少一些,只有0.67%。

如果美联储于下一次12月的会议中,没有做出任何利率政策的改变,基本上这一年多来的加息循环就要画上休止符。

也就是说美联储将会停止升息的政策。

对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中国在等,许多国家也在等待。实际上各国的利率政策、汇率,还有国际资金的流动,都在密切观察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其中又以中国可能的反应最受人瞩目。

1 各国等待美联储靴子落地

或许,中国已经于事前预料到美联储不会加息,因而于前阵子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增发一万亿人民币国债,并且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把资金给地方运用。

名义上这笔资金是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但实际上等同于舒缓地方债务而导致的资金压力,也是刺激经济。

不过,美联储可能停止加息于事前是有迹象可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个月曾经说,鉴于美国长期国债殖利率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具备了加息的作用,因此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加息。

也就是说,美联储这一轮的加息循环可能会停下来。

虽然美联储要停止加息的脚步,一些美联储委员持反对意见,认为还是过早停止加息。然而,美联储停止加息却有不得不然的原因。

在美联储于7月的会议之前,我们曾经论述到,美联储面临极大的抉择困难,美联储本身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利率决策,因为这是一个两难。

7月那一次的加息,市场认为今年底之前,可能还会有一到两次的加息。这是当时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样的说法吊着许多人,和许多国家央行的胃口,因为大家都在等待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最终靴子落地。

2 中国超前反应

而中国是最早做出反应的,甚至是超前反应。中国将于本季度增发一万亿人民币国债,就是充分抓紧了时机。

这一万亿人民币的资金看起来不多,但换算成年率等于是四万亿人民币,相当于5460亿美元。按照推论,第四季度过后,中国还可能会视需要,陆续推出刺激经济的措施。而美国方面却几乎是子弹用尽。

中国在历经三年的房地产行业整顿、金融整顿和去泡沫的努力后,值此美联储停止加息的之际,正是大展身手、提振经济的时刻。举凡过去曾经提出的1.4万亿美元半导体发展计划,科技基础建设等,都将持续推行。

9月,中国提出多项楼市新政,包括“认房不认贷”、下调购房首付款比例、下调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这些都是中国维持(拖住)房地产市场的新措施。

9月推出楼市新政,10月增发万亿国债,这只是开端,以后还会有。

3 中美经济路线分歧

去年底,中国放开疫情管制,在各方期许之下,中国第一季度GDP表现不俗,录得4.5%的增长。

只是接下来几个月,通货紧缩的压力骤然出现,人民币也面临贬值压力。这时候。网络上许多的声音出来了。要求中国政府得要赶快救市,否则中国将步入日本的后尘,也出现失落的二十年或三十年。

网络上呼吁救市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一来,中国的经济表现没有像那些人说的那么差。二来,中国在等待时机,等待美联储利率政策落地的时机,而现在正是时候。

可以这么说,今年3、4、5、6月通缩压力大的时候,是中国的经济低点,中国是从经济低点出发。美国于9月份的GDP增长是否是在高点还没确定,不过,市场普遍认为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将大幅回落。当然,如果这是没有计算经济水分的预期。

果真如此,即便美国经济自此走向软着陆,那也是避免了经济衰退而已,美国未来的经济展望将是从高点走下来。这是中美经济路线分歧的结果,自然其经济表现也将出现分歧。

中国有句俗话,“路遥知马力”。时间久了,才会知道当初采用的政策是否恰当。

美国华尔街也有句俗话,“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预计,我们在今年第四季度结束,或是明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有可能会知道答案。正如美国投资市场一直期待的,美联储将于明年中开始降息。

4 中美经济政策微妙时期

美联储真的会于明年中开始降息吗?到时候美国有这样的客观环境,允许美联储降息吗?这都是疑问。

7月下旬美联储会议之前,我们提了一个观点,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在一段较长的时期。这有两个主要理由。

第一,美联储需要确定能够有足够高的利率,持续压制通货膨胀,避免功亏一篑

第二,自从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启加息循环后,同时也开启了美元收割的循环,大量资金从海外流入美国。迄今为止,大部分流入的资金还在美国,弥补美联储紧缩政策后的资金短缺,助力美国维持资产价格在高档。

因此,在美联储确定美国经济软着陆之前,美联储必须要维持高利率,美元指数也必须要维持在高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正处于一个微妙时期,我们先看图表。

图表上显示,人民币汇率从今年3、4月开始一路下跌,直到8、9月的时候冲破了1美元兑换7.3人民币。当时有许多悲观的气氛,认为人民币汇率还会一路走低。

这个说法还算好的,还有更悲观的推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一路走低,还可能会被美国收割。

真的是悲观了。我们看看蓝色箭头部分。差不多从7月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开始稳定,其间数次测试7.3的关卡,但最终都没有大幅度下跌,始终稳定在这个区间。

我们同日元汇率走势图做一个比较。很明显的,日元汇率是一路走贬。日元汇率的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是不同的趋势。

这意味了,不论是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还是中国对汇率干预的能力,都能够稳住在7.3的区间。

另一个信号是,一旦美联储(迫不得已)改变了利率政策,不再加息,现阶段停留在美国的资金将会流出,而中国将可能接收其中可观的部分。因为人民币汇率已经接受过测试,作为一个可靠的国际货币,作为一个流动性足的国际货币。

同欧元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币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不是比欧元好吗?即便在现阶段,欧元在国际支付上的比例仍然远大于人民币。

5 经济调结构看到初步成效

更何况,中国在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良好,出现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是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2%。

第一产业是指各类农渔产品产值,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泛指服务业,这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从图表可以看到,这是均衡的增长。

另外,中国消费这一块持续稳定增长。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而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刚刚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的增长是4.9%,那表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93.8%。虽然净出口同比有下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0.8%;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1%。

这意味了什么?这表示这几年中国努力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已经出现了良好的态势。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提高了。

这几年,大家一直在提中国的经济问题,例如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美国贸易战的影响,受到美国经济脱钩的影响,因而导致出口下滑,失业率增高,经济增长下跌等。

这些问题到今天不能够说是解决了,但已经走出一个良好的趋势出来。这几年,中国对一些产业进行整顿、去泡沫、调结构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自然对中国有信心。

有人可能会说,这几个月人民币汇率贬值,不就表示有大量资金先离开中国,这不就是资金出逃吗?

这几个月资金出走有两种情形。一是这几年,或十多年来进入中国的“热钱”。二是一些外国直接投资(FDI),由于中美利差,或是看衰中国的经济表现而出走。

但是,这两个月来资金出走的情形已经沉淀了。从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以及美联储停止加息的脚步逐渐确认之后,国际资金(热钱或投资)将可能会回流。毕竟,资金是要赚钱的,即便是热钱也是要赚钱的。

昨天美联储宣布利率政策不动之后,美元指数立即下跌,下跌0.5,来到106.38。虽然还是在高位,但如果没有其他大的变量,例如以阿战争,美元指数在106~107之间,大概率就是今年的高点。

6 结论

11月1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以及一个多星期前中国增发一万亿人民币国债,再配合中美两国的经济数据表现,这可能预示了一个分水岭,预示中美经济走向的分水岭。

或许可以如此说,前两年大家看美国经济表现,不管是加息还是缩表,都在看美国表演。但今后可能不同了,中国的经济政策将陆续出台,这包括中国内需市场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一个星期前,中国不是宣布,要全面对外开放制造业吗?这方面请参考这期内容:《中国胆子大了,全面开放制造业 》。

总之,风水轮流转,现在可以看到更多中国的“表现”。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