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争夺战打响,中方以1敌14,美国翻盘无望,外媒:中国是王者
本届ApEC峰会已于在旧金山正式闭幕,美国借着主席国之位,成功的实现了中美元首会晤的梦想。不过,美总统拜登在“圆梦”之际,背地里还在搞小动作。
据了解,在ApEC会议期间,印太经济框架也就是IpEF,也举行了两天部长级会议。
这里介绍一下IpEF,它是美国搞出来的,为替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制衡中国而推出的一个机制框架,所以自然没有中国。
现在这个框架共有14个参与国,而在它们最近开的会上,这14国就供应链签署了协议。
那么什么方面的供应链呢?据它们发表的声明显示,它们共同提出了,要构建“关键矿产对话”,以对抗中国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并且还表示,要确保在IpEF内部建立“稳定的核心矿产供应链”。
要知道,在世界接二连三的爆发冲突、特别是中美关系不太好的当下,核心矿产,尤其是稀土就被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高度。
所以,它们的这次会议,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预示着各国在关键矿产的竞争上可能进一步升温。至此,中国以1敌14的局面或将形成,那么这14国能如愿的在稀土方面遏制住中国吗?
说实话,不行。在分析这一点之前,首先要知道的是,稀土的产业链一般包括5个上下游环节:开采选矿→冶炼分离→材料制备→终端应用→循环回收。
这5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就选两个关键环节来说。首先第一环开采选矿,就已经过滤掉不少国家了,例如日本韩国,它俩国土面积小,也就意味着储量相对不多,选不了几座本土矿出来。
另外开采技术也是重点,这是稀土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据《稀土产业链全球格局现状、趋势预判及应对战略研究》结果显示,在“五眼联盟”中,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堪堪够上门槛。
第二环,冶炼分离。新南威尔士大学可持续材料研究与技术中心主任萨哈瓦拉就表示,“稀土之所以如此‘稀有’,是因为提取非常复杂。”至于有多复杂,具体的我们也不知道,反正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实际上,分析稀土的过程不光复杂,还是一个可能损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脏活累活。因为如果没有废物处理设施,那就将造成污染。
有声音认为,这一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出生缺陷和白血病。也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美西方稀土产业链的整体规模远低于我国,且其产业链均不完整并存在明显短板。
但是呢,我国就不一样了,我国在这方面拥有几十年经验,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各类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可以说完完全全地对美西方形成了技术压制。
而且这一优势不仅呈现在技术上,甚至在废物管理方面都先行一步,比其他国家做得更无害、更便宜。在这种情况下,若美西方国家想在本土建立分离稀土的加工厂,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打造基础设施和采取安全措施,可以说就是输在起跑线上了,翻盘无望。
再往大了说,其实不光是稀土,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覆盖17种稀土元素整个价值链的国家。也正因为以上种种优势,有新加坡媒体就对中国作出评价称,“中国是这些关键矿产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