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航空业将停滞与俄合作摆脱困境
追逐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人擅长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比如被寄予厚望的"辽宁舰"航母舰载歼击机歼-15项目,按照官方说法,它是歼-11的发展型号,但是在专家眼中,它的原型是2005年从乌克兰得到的苏-33验证机T-10K。歼-15总设计师孙聪2013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飞机达到了现役第三代舰载战斗机的技术标准。今后还要改进机载瞄准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装配国产发动机,使战机作战半径达到1000公里。未来25-30年,歼-15将是中国主力舰载歼击机,同时也唯一的国产舰载机。
中国的另外一项成就是歼教-10战斗教练机,它俄罗斯雅克-130惊人的相似,而作战半径却减少一半。有传言称,它是在雅克-130初期图纸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动力装置选用乌克兰扎波罗热市西奇发动机厂生产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与雅克-30装配的AI-222-25基本相同,而且使用保证超音速飞行速度的加力燃烧室。营销人员认为,这虽然增加了成本,却在某种意义上使歼教-10对雅克-130具有竞争优势。据推测,歼教-10的价格应该比俄罗斯战斗教练机便宜一半,只是需要大批量生产。
最后还有2011年1月11日首飞的国产第五代战机歼-20的设计理念,虽然项目情况严格保密,但是仍有一些消息透露出来,比如它装配俄制AL-31发动机,因为中国暂时没有其他比较适宜歼-20的发动机,特别是在几何参数和重量性能方面。美国有这样的发动机,但是美国国会显然不会准许向中国出售。欧洲不用考虑,因为同样没有类似发动机。对歼-20有建设性意义的飞机有几种,包括俄罗斯苏-47和米格1.44验证机,以及美国第五代战机F-22和F- 35,借鉴因素非常明显。当然,应当承认,中国是在美俄之后最早研制出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一代战机的国家,其量产型号完全可能在2020年之后装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