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代秘密引进苏联镇国之宝T-64坦克剖析
资料图:99坦克参与60周年国庆阅兵。
厚积终薄发,成就工程与实践行家里手
作为一名装甲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总装厂8年时间锻炼、先后主持承担过五种车型研制,都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坦克总装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他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各种零配件结构、安装位置、加工尺寸与公差,甚至包括总装厂车间的机加能力他都做到了"门儿清",国外各类型先进坦克的一些重要数据更是了然于胸。三代主战坦克样车研制阶段,有一次开项目协调会,对于车体加工过程中左右两侧六个孔的六孔同轴度加工公差,各方意见产生了分歧。工厂技术人员为了降低加工难度、节省工时,认为公差为±1mm就可以满足技术要求,而王哲荣却坚持公差必须要达到±0.5mm,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为了说服对方,王哲荣一一列举了国外几种先进坦克的同轴度公差数据,以及国内的加工工艺数据,并强调这个技术指标对整车寿命及可靠性等关键问题的影响至关重要,大量客观的数据不仅说服了对方,更令在座的各位专家和技术人员暗自叹服。
建国50周年大阅兵前夕,阅兵村中三代主战坦克方阵正进行着紧张演练,突然出现的问题让在场技术保障人员一筹莫展。原来,为了保证方阵整齐划一通过天安门,阅兵车辆挡位都固定在了三档,而坦克方阵匀速通过天安门后需快速疏散,演练中出现了以固定挡位行驶坦克转向异常的问题。时间紧迫,阅兵指挥部迅速将情况通知了时任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的马之庚,在马总的要求下王哲荣立即赶赴现场解决难题。抵达现场后王哲荣首先了解清楚问题现象,然后镇定地把驾驶员召集在一起,并告知这不属于车辆技术故障,希望他们按照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再试一遍,很快坦克驾驶员都掌握了操作要领并实现了按队形转向,顺利地完成了演练任务。看到王哲荣从容地解决了问题,在场所有人员无不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