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代秘密引进苏联镇国之宝T-64坦克剖析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王哲荣对技术的痴迷绝非常人可以企及,为了钻研技术难题,他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对家庭的关怀、对子女的照顾,"咬定青山不放松"、潜心钻研是他对待科研工作执著精神的真实写照。1964年,王哲荣作为装甲兵派出的唯一一名总体技术人员到某总装厂参加"121中型坦克"研制任务。期间正逢文化大革命,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四清搞得如火如荼,政治运动高潮时,甚至有人给他扣上了"只专不红"、"只促生产、不抓革命"的帽子,但他始终牢记上级领导"把握难得机会,把自己锻炼成有真才实学的坦克专家,为推动我国坦克装甲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叮嘱,克服了极左思潮干扰,一心一意把全部精力投入项目研制工作,从不参加派性活动。为了充实自己,总装厂8年时间里他很少回家,白天在研究室搞设计,晚上到各个车间了解、熟悉加工工艺、工装等。即使是春节,只要工作需要他也不回家,家里所有的负担都交给妻子一个人,两个孩子没人看管,妻子在外单位上班,每天骑自行车要走十几公里的崎岖路程。就这样最终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与阻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圆满完成了"121中型坦克"三轮样车研制任务。研制成果为我国坦克外贸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1978年王哲荣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