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还要工作?乌难民吐槽在德国每月白拿4200
“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
近日,一位26岁的乌克兰女难民,在网上抱怨引起了公愤。
不少人劝她赶紧离开中国,甚至有人讽刺她要不去印度吧...
起因是,这位博主一开始还在夸中国好,觉得不管是现代化程度还是食物,中国都比德国好多了,还表示自己想一直待在中国。
但随即,她话锋一转,称中国有一点不好,就是想得到钱必须得去工作才行。
她称此前在德国当难民,什么都不干,每月都能领取到折合人民币4200元的补助。
还住着免费的住房,日常生活所需基本无需担忧,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轻松惬意。
她还经常嘲笑找工作的难民朋友,觉得他们就是“自讨苦吃”。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央视新闻】等(截图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难民在中国必须工作?
初到中国时,安娜(难民的化名)就被眼前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吸引,尤其是吃过各种美食后,她更是满心欢喜,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永久留在中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发现,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不劳而获,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来赚取生活费。
这让她非常难以接受,心中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她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布吐槽视频,视频中的她满脸委屈,不断抱怨为什么在中国一定要工作才能赚钱。
可是,当社区出于善意,为她推荐工作机会时,她却表现得极为不珍惜。
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不是觉得工作太累,就是嫌弃薪资不够高。更离谱的是,在一次视频面试中,她竟然穿着睡袍就出现在镜头前,整个人懒洋洋的。
说到底,她就是只想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好吃懒做。
德国待不下去
安娜的这些行为很快引发了我国网民的强烈不满。网络上,指责声、讽刺声铺天盖地。
有网友毫不客气地留言:“你怎么不去印度,说不定那里能满足你不工作就有钱拿的幻想。”
甚至有网友扒出,她其实是在德国待不下去了才来的中国。
当时德国对待难民的政策发生了改变,规定适龄难民必须参加工作。但安娜早已经习惯了每天躺着就有钱的神仙日子,根本不想为了生活去工作。
在多次拒绝社区安排的工作培训和就业指导后,她知道自己在德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当听说中国充满机遇后,她便来到了这片土地。可没想到,自己还没过上坐享其成的生活,就被网友揭穿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安娜终于默默删除了那些引发争议的视频。但这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害怕失去在中国继续生活的机会,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
如今她已经离开了中国,还表示很遗憾,但实际上,她是再次去找那个能让她坐享其成的地方了。
但是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等待他的终究是末路。
乌克兰难民薅补助羊毛
其实说起来,乌克兰难民确实会薅羊毛,就拿一个真实例子来说。
当时一位乌克兰孕妇带着儿子逃难到了德国,好心的德国人主动帮他们申请了难民身份和各项补助。
很快,她就获得了德国政府的公民津贴,还有住房补贴、供暖补贴等,政府还给小男孩安排了幼儿园。
可是这人却并不满足,生下孩子后,还叫来了自己的丈夫,这样一来全家每个月就能能领到3000多欧元的补助了。
但没过多久,他们一家就突然消失了,可背地里仍在一直领取德国的补助,总共拿走了4万多欧元。
也就是说,乌克兰难民来德国报个到就能一直领取德国的补贴,这完全违背了德国援助的初衷。
因此,德国才开始考虑修订政策,按规定,乌克兰难民的“临时保护”身份在今年3月到期,到时候绝大多数乌克兰人,尤其是年轻男性,都得回去。
不过如果乌克兰难民愿意多生育,为德国缓解人口压力,还是有机会获得长期居留资格的。
但是不管怎样,这些难民决不能坐享其成,到达一定年龄的难民必须参与工作。
不仅仅是德国,其他东欧国家也在普遍收紧难民政策。
波兰将难民补助与住址登记挂钩,加强了对难民福利发放的管理;奥地利把难民福利期限收紧至半年,让难民不能再长期依赖福利生活;捷克则加大了对难民的税收要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安娜在中国的经历,也成了一个特殊的缩影,警示着人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想着不劳而获。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战争惹的祸,乌克兰跟俄罗斯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停火的意思。
不过就在3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声称乌克兰准备在整个前线停火30天。
可是这一想法是否会实现也未可知,毕竟这场战争如今已经牵扯了太多了。
只能寄希望于难民自己能够认清现实,改变自己。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理想的生活状态,每种选择都有其局限和代价。与其追求完美的乌托邦,不如脚踏实地地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