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史诗级的一刻
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史诗级的一刻!
这条消息很多人应该都看到了:当地时间今天上午7点钟,我们这里下午1点,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终于正式生效了。
很快,这一个多月来,最让人觉得暖心的一幕,终于出现了:时间点刚到,就有4 辆燃料和天然气卡车,从埃及一侧,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车子通过时,还能听到铺在地面上的钢板,所发出的“轰隆”声!
看到这几辆装满燃料的卡车,顺利地通过口岸后,其它装满救援物资的卡车司机,终于松了口气,纷纷鱼贯而入,通过这个口岸,把各种物资运入加沙!
这4辆燃料卡车打头,进入加沙,意义非常大!
为啥这么说呢?
这就得从以军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执行的计划说起:之前不管外界给它的压力有多大,在一件事上,它基本是死活不肯松口!
让燃料进加沙!
甚至到了什么程度?
当地的医院不断向外呼救,说没有燃料,医院的发电机没法工作,导致医生只能打开手机的电筒,来给那些被炸伤的人动手术!
还有医院说:因为没电,很多在保温箱里的早产儿,已经开始死亡!
医院都这样,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当地很多面包房、食品店什么的,在断粮之前,就因为没有燃料,只能被迫关闭!
当地百姓只能拆家里能烧的东西,像门窗、地板啦什么的,在空地上架起个炉子,随便煮点一点糊糊来吃!
为了应对燃料短缺,加沙当地人制作了古法烤面包炉。
当然有东西吃,还算好的,因为很多人在挨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以色列人是怎么了?汽油、柴油、天然气什么的,不能吃、不能穿,也没法搞军用,为啥他们之前就不让这些东西进加沙?
原因很简单:它们能发电!
在加沙开战之前,我就说过:对哈马斯来说,这场战事他们有个很大的依仗,那就是遍布加沙的地道!
外界传说有500公里长,但真实长度有多少,没人知道!
但地道这种东西,其实相当脆弱!
它里面空气不怎么流通,容易积累二氧化碳或其它有毒气体,所以需要通风!
通风设备如果要运转,必须有电!
电从哪里来?
柴油或汽油发电机!
还有呢?
地道里黑漆漆地,又四通八达,要发挥效用,必须有照明!
照明又要什么?
电!
只要去过河北,参观过当地的地道战纪念馆的人,就知道:如果你想搞地道战,第二件事也许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但通风这件事,肯定得解决!
没有通风系统的地道,就是坟墓!
钻进去容易,出来难!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为啥这次停火,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打头的是4辆装满燃料的卡车?为啥它们安全通过后,其它卡车司机都松了口气,纷纷鱼贯而入!
因为这背后的事太大!
允许燃料大量进入加沙,其实意味着:在对付加沙地道战这一仗中,他们已经输了!
但认输并不意味着:以色列人中不会有人无能暴怒,搞个发泄,来袭击这几辆车!
毕竟大家对它的信任度,并不是很高!
所以所有人都盯着这4辆卡车!
而这4辆卡车的司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算我们古人说的那种“死士”。
他们也肯定知道自己此行,相当危险!
结果没事!
这等于以色列人无形之中,在对付地道战这一块,他们已经认输了!
于是在人类历史上,时不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的一幕,开始出现了:没有任何欢庆仪式,甚至任何一方都没有公开宣布,但在就在某一瞬间,所有人都意识到,那个时刻来了!
什么时刻呢?
看之前被以色列人驱赶,从加沙逃到南部的人,是什么反应的,就明白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步行;
有的坐马车、驴车;
有的骑自行车;
有的开汽车……
熙熙攘攘地,像一股洪流,一路向北,往家园走去!
虽说在停火前,以色列空军就如雪片一般,撒下了传单,要他们不要返回加沙地带北部的家,因为虽说停火开始,但当地还是战区。
虽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轰炸,他们的家园其实早就成了一片废墟!
甚至还传出消息,说以色列军队士兵向他们开火,还造成了伤亡。
但怎么说呢?
谁也没有权力,阻止人类那种返回家园的心。
看到网上的很多评论,不少人说:这些加沙人现在急着返回家园,是不是有点傻?因为停火协议才4天啊,等它一结束,以色列还是会继续对加沙北部展开攻击的呀,甚至它的攻击烈度,说不定会比前一阶段更猛,这不是好不容易逃出,又重入虎口吗!
这种想法,不怎么对。
为啥呢?
这里说个数字,大家就明白了:
以色列这国家,给大家的感觉,总是很发达的吧,它老百姓识字率是多少?
97.1%!
加沙地带的人,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在教育方面他们应该不如犹太人吧!
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
哪怕处在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里,加沙地带的人,识字率也达到了97%!
甚至明知就算学得再好,也会失业,也会找不到工作,但他们还是去学了。
这个识字率放在全世界,也是非常靠前的,更不用说中东地区了。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些加沙人,他们明知协议里规定的停火时间只有4天,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返回家园,这背后肯定有原因!
这就是为啥我在最开头,说对巴勒斯坦这个地方的人来说,今天是“历史性一刻”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两组对比,可能不怎么恰当,但能说明问题。
第一组对比是哈马斯和二战时的欧洲各国。
到目前为止,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哈马斯以区区300多平方公里土地,3万多人加上极差的装备,已经在以色列数十万大军围攻下,坚持了46天!
摧毁了至少3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
就算根据以色列自己发布的数据,也击毙了387人,但普遍估计以色列在伤亡数字有瞒报,近段时间它被击毙的人数,极可能已经超过2000人。
二战时德国占领丹麦,用了4小时;占领荷兰,用了4天。
南斯拉夫和比利时,已经算挺顽强的了,一个用了11天,一个用了19天。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起法国,它当时号称世界陆军第一,结果抵抗了39天。
哈马斯的抵抗,已经超过当年的法国1个星期!
第二组对比是之前的历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0.6万人;
第二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军队死亡1600人;以色列军队死亡172人;
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军队死亡2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779人;
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军队死亡8500人;以色列军队死亡2689人;
第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军队伤亡5.3万人;以色列军队伤亡2000人。
怎么说呢?
如果算上10月7日的那次突袭,光从击毙以军的人数来看,哈马斯这次干的事,就远远超过了除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外的其余四次!
但之前的中东战争,阿拉伯方面参加者都有谁?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黎巴嫩……一堆国家的正规军。
第一次中东战争。
但这次加沙的战事呢?
就一个哈马斯,要啥没啥,除一些轻武器外,就是自己手搓的一些串联火箭弹。
当然了,它能手搓出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当地教育的成功。
毕竟能手搓这种玩意儿,挺需要理工科人才的嘛!
说到这里,大家看出什么来没有?
今天这次生效的停火,是自从1948年5月,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巴勒斯坦本地武装力量,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让对方因为知道打不下去,才不得不答应的!
因为从各种公布出来的视频,可以看出:现在以色列士兵的军事素养,简直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里举几个例子:
像在一个视频中,以军有个士兵,挨了一发冷枪,人倒地了。他的队友们居然不是赶紧趴下、卧倒,判断敌人方向,然后展开反击,而是一窝蜂地,跑去扶受伤的队友,结果对方当然不客气,又是好几个人被击中。
如果不是哈马斯装备不行,他们手头要是有几颗手雷的话,这批以军恐怕瞬间得全军覆没。
还有另一个视频,更是搞笑:哈马斯的武装人员带着一颗磁性手雷,冲到以色列装甲车后侧,这装甲车在设计时,也不是没防备这种情况,所以它在这方向,配备了一挺内置的机枪。
本来按常规,当人家冲到你车辆后侧时,你直接开枪就是了。
但哪怕躲在装甲后面,以军也是胆小得很,操作这挺机枪的以军,居然不但不敢开枪,眼睁睁地,看着装甲车的后侧,被贴上一个磁性手雷,还吓得把机枪给撤了!
结果转眼间,一声巨响后,这辆车就炸掉了!
总之就是:只要多看就几个视频,就会觉得以军实在没啥用。
加沙周围大空地上,密密麻麻地,停着坦克和装甲车,连个伪装都不放,幸亏哈马斯实在太土,没什么像样的火力和装备,否则它们早就全被炸了。
更别说到目前为止,以军发布的所有战斗视频,连一个哈马斯武装人员都没出现过。
怎么说呢?
以军可能曾是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但现在以军,绝对是菜得一塌糊涂!
这种事,我们外人都知道了。在加沙地带的人们,难道反而不知道吗?
我前两天就说过:这次的停火协议,其实早给以色列人留了个台阶,说哈马斯每释放10名被扣押人员,以军就停火1天。
哈马斯扣押了多少以色列的人?
据说有240多个,除不少平民老百姓外,还有不少是被俘的军人。
平民百姓每放10个人,就停火1天,那被俘以军士兵,是不是更值钱?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人数,比如说3个、4个或5个,来换停火1天?
如果之后这么搞的话,那停火时间,可就长了,1个月肯定打不住!
而且被哈马斯俘虏人的中,可不只有普通士兵哦,还有高级军官,比如说网上盛传被俘的“加沙师”师长,那是不是可以换更多的东西呢?
所以这事怎么说呢?
打仗这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还能搞出放多少人,就停火1天的事来!
如果停火时间超过1个月,之后就很难再打起来了!
而且就算以色列人想打,还有很多现实制约因素:
比如说以色列全国才1000万人,为了打这个仗,就疏散了85万老百姓,这85万人现在就像难民一样,没工作,每天靠政府给他们吃,给他们喝;再加上它动员了36万人,经济上根本就吃不消。
就算以色列经济吃得消,美国那边武器供应也吃不消了。
我之前讲过这事:过去几十年,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一方,为了冷战,双方都搞了很大的军火库存。
但经过美国在过去30年的不断征战,再加上也门战争、俄乌战争,然后是这次的以巴冲突,大家终于把冷战库存打光了。
更悲催的是:因为之前的库存实在太多,所以欧美各国在军火工业上,早早地就搞起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很多工厂都关二、三十年了,现在想造,却因为缺工人、缺生产线、缺原料什么的,一时造不出来!
甚至到了这种程度:现在整个西方阵营,对基础军火,像炮弹、炸药,甚至坦克、装甲车什么的供应,竟然有很多国家都在指望着韩国!
因为它多少还有一点!
怎么说呢?
这次停火之后,就算战事还会继续,甚至时不时还会有些劲爆的场面,但随着今天的到来,已经可以确定:这场战事已经进入尾声了。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
一是把我近段时间一直在的说的观点,再重新说一遍:自从以军部队踏进加沙那一刻,它就已经输了!
现在事实证明了吧!
怎么说呢?
这段时间,以色列就是在说最狠的话,打最烂的仗,干最怂的事。
二是随着以军踏入加沙那一刻,中东这个大坑,美国人算是跳进去了!
中东是什么地方?
一是战略要地,连通亚欧非三洲,就得从它这里过。
二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财源滚滚。
这种地方,美国人能丢吗?
不能。
光这件事,就不能丢:丢了中东,美国“石油美元”就没基础了,美元霸权就没了。
之前美国靠什么来搞定中东?
就靠以色列。
谁不听话,就让“小霸王”去揍或者威胁它一顿。
现在“小霸王”不行了,不但不能去揍人,或者威胁别人,它还得防着怎么被别人揍,还得靠着美国,防着怎么不被别人威胁。
过去几十年,它结的冤家多啊,之前大家怕你,所以让着你三分,现在你不行了,大家怎么着也得来个落井下石,外加背后捅个N刀吧!
以色列这个包袱,美国人算是背上了,今后很长时间也别想脱身!
三是回顾历史,无论古今中外,一个国家建立时都会经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这场战斗通常被称为国家的立国之战。只有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这段时间,我们见证了巴勒斯坦人的崛起,看到了他们前赴后继、不畏生死,令人震撼的一个个场面。
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才能掌握。
现实已经证明:巴勒斯坦人通过了场历史的考验,他们证明自己具备建国的能力,他们拥有自己国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今天我们又见证了史诗般的一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浴火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