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外交部重磅官宣!中国主动出击,这波稳了之后是双赢!

时间: 2023-12-03 10:45:27

 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2023年12月1日~2024年11月30日之间,中国将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持有以上6国护照者,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这次免签,是我们单方面对这6个国家免签。这种单方面主动对外开放免签,在外交事务中是非常少见的,毕竟一直以来,大家在外交事务中都一直遵循“免签对等”原则。

对此,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理解,觉得他们又不对我们免签,我们却主动为之,而且这还有可能成为某些国家借着免签派遣间谍、特工进入中国的契机,这些会让我们很没面子。

不可否认,面子固然重要,但问题是,现在正是我们经济维稳的关键时刻,死要面子只会活受罪,而且隐蔽战线上的斗争,在世界上永远都存在,斗争的方式,绝不能依靠闭关锁国。

在《供给型通胀来袭!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一文中,我和大家强调过,接下来咱们大概率要发生供给型通胀,开始过苦日子了。我们必须清楚,这种供给型通胀并不是因为需求上涨,而是因为成本涨价。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需求不足仍是一大问题。如果随着供给型通胀来袭,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我们未来经济会面临严峻考验。当然,对于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华儿女而言,这不算什么,不管未来日子有多苦,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浴火重生。

但是,这几年受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外人员交流大幅下降。即便是有交流,更多的也只是局限在网络上,所以很多外国人并不知道真实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外国人被某些西方媒体和学者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带节奏,在网络上无脑抹黑中国。而反观那些来过中国的外国友人,他们就很少有这样的偏见,尤其是那些初来中国的,都会惊喜地发现,现实的中国与外媒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一直是我们长期的国家战略。在美西方某些政客企图封锁中国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加大对外开放实际上也是反封锁的重要措施,其中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华访问和旅游就是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环节。

而且现在我们正在以举国体制进行产业升级,除了要发挥中国大量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力量之外,也要加强中国科研人员与全世界科研人员无障碍的交流,毕竟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很多科技创新的想法,不仅仅存在学术文献里,更多的其实是在科研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脑子里。唯有开放,不断汲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才能不断创新进步,才能永立潮头。

历史上世界创新中心都是人才交流中心。从世界文明史来看,无论是早期的大河流域文明,还是后来的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时期,不同文明间的开放、交流、融合,都是世界各地主要文明发展兴盛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以美国为例,我们都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不论是以诺贝尔奖得主数量、科学论文产出量及被引次数衡量,还是以海外学生到美国留学的数量或者大学创办高技术公司的数量衡量,美国基本都是世界第一。

美国之所以能够创新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开放的移民和留学政策。像美国科技界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们,有至少50%是出生在海外。哪怕是本土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二代移民。关于美国“开放”的更多内容,具体可以点击《国运之战:中国在干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美国坐立难安!》进行查看。

而移民和留学的想法,很多人都是在旅游时产生的。如果说你到了一个国家旅游,在那里的体验感很好,未来就很有可能去那里学习、工作或者居住。所以从这个角度再来看中国此次的免签政策,远不止是为了增加旅游收入这么简单。

一方面,这相当于变相地鼓励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毕竟入境游是一种服务贸易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国际风范,为促进国际交流以及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做出了新的贡献,同时也发出了我们向国际社会开放的重大信号,正面意义非常显著。

当然,目前只是我们单方面对6个国家免签,范围也不是很大,而且这只是增加了入境旅游的便利性,并不意味着入境旅游需要办理的其他事务完全没有了。围绕入境旅游长期发展的目标来说,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和努力。

在美国“问与答网站”Quora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作为外国人,你刚来中国时什么最让你惊讶?”很多网友说中国人现在太方便了,出门都不用带现金,一个手机支付就全搞定了。这种便捷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对于外国友人来说,来到中国之后怎么移动支付也是一大问题。而且很多国外流行的社交媒体,在中国需要VPN才能连上,如果用国际漫游费,费用又很昂贵,如果这种体验感和我们国人体验感差别很大,也会影响外国友人的整体感受。

不过,既然我们已经出台了免签政策,相信这些实际问题管理层已经考虑到了,并已经着手准备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外国友人提供更方便的上网环境和手机支付以及更加方便的生活服务等。

今天,在我们对这个六个国家发布免签政策之后,虽然目前只有马来西亚对华实行了对等免签,其总理安瓦尔在11月26日表示,该国将从12月1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等国游客实施30天免签证入境措施。其他欧洲5国还没有实行对等免签,但是欧盟方面已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德国驻华大使当即表态欢迎,并表示中方这一决定,将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为德国公民前往中国带来便利。当时正在访华的法国外长科隆纳也很兴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的同事王毅,在我访问之际宣布了一个很棒的消息!

在这种积极态度下,他们之所以还没有对华实行对等免签,是因为欧盟实行申根协定,只要取得欧盟一国签证,即可畅游欧盟所有国家。所以如果实行对等免签,情况要复杂一些,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他们对华进一步开放,尺度至少不会小于我们,否则只会衬托出他们的保守。

总之,今时不同往日,中国今天的开放也许不会迎来前些年那样的经济高速增长,但至少可以适度的对冲宏观经济压力,可以向全世界明确表明中国开放的积极态度。而且可预见的是,即便是未来我们的GDP减速了,但是我们的G N P超大概率是会上升的。即便大国经济周期转变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中国最终一定是可以穿越这个周期的!因为开放只会让中国的路越走越宽,朋友越来越多!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