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中国“身高歧视”:身体商品化已变得普遍
报道称,2013年,近700万学生从高等院校毕业,只有33.6%的北京毕业生签了雇用合同。今年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除"少数精英外,起薪仍不会提高,低于专职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虽然雇主明确提出身高要求已经越来越少见,但是个子矮的候选人在应聘时仍常常被淘汰。
当然,身高歧视并不仅限于中国,只是其他地区可能没这么明显。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在2005年的一本书中写道,在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大约比美国普通男子高3英寸。政治家个子高也往往更有利:除少数例外,两位总统候选人中总是个子高的赢得选举。在精英阶层之外,白领男子则平均比蓝领工人高1英寸。
报道称,事实上,经济学家们甚至提出了所谓的"身高溢酬":在世界各地,高个子的人都比矮个子的人挣钱多。在西方国家,身高增加4或5英寸,工资会提高9%至15%。这不仅反映了对高个子的外部偏好,也是源于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外形优势带来的自信和社会优势。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