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耗电如猛虎,中国新能源能否力挽狂澜?
前阵子拉美那边可不太平,不是啥热闹事,从墨西哥到智利,不到一个月时间,好几个国家都爆了电力事故,停电影响到上千万人。
夏天没空调、冬天没暖气的日子,想想都难受。
紧接着欧洲也掉链子了,4月28号那天,西班牙和葡萄牙直接大规模停电,俩国加起来超5000万人受影响。
到了7月4号,捷克又跟上,上百万用户家里突然没电,我猜当时不少人正对着黑屏的电脑傻眼呢。
美国也没好到哪去,6月19号那天,超50万户家庭断了电,后来看他们能源部报告说,要是不解决问题,到2030年停电次数可能得翻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全球停电潮实录
咱们国内倒是没咋感觉电力不稳,但今年夏天用电也到了极限。
7月4号那天,全国电力负荷冲到14.65亿千瓦,本来以为这就是顶了,结果7号又涨到14.67亿千瓦,最后16号直接飙到15.06亿千瓦。
能扛住这么大的用电压力,咱们的电力系统是真有点东西,换别的地方说不定早崩了。
而且咱们不光自己稳,还帮着全世界稳电力。
上半年国内企业拿了199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超160GWh,同比增长的数看着吓人,反正就是帮不少国家稳住了电网。
比如在南非,咱们建的100MWh储能项目,就帮当地缓解了频繁停电的毛病,这波操作确实给力。
本来以为电力危机能缓口气,结果又冒出来个更能吃电的主儿,AI。
现在大家天天跟大模型聊天,觉得挺方便,可很少有人想过这背后多费电。
AI是吞电巨兽
你跟大模型问个问题,云端服务器就得不停调用数据、计算、输出,耗的电相当于开10分钟灯。
这还只是问个问题,要是训练大模型,那电耗得更夸张。
OpenAI的GpT-4,训练了14周,每天耗的电够2.85万户欧美家庭用一天,这哪是训练模型,简直是吞电啊。
不光国外,咱们国内AI耗电也涨得快。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涨了不少,杭州那边AI产业发展快,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直接飙了237.7%。
还有做人形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就是年初春晚上让机器人跳舞那家,6月用电量比去年多了60.95%。
AI发展快是好事,但电不够用也是个大麻烦。
现在中美都在拼AI,之前还以为瓶颈是大模型或者芯片,毕竟咱们DeepSeek、千问这些开源大模型已经很厉害,腾讯云也能适配国产芯片了。
可慢慢发现,最后拼的其实是电力,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话真没说错。
AI这么能吃电,总不能让它饿着吧?这时候就得靠新能源来救场了。
新能源来破局
数据中心耗电大还得散热,总不能跟居民抢电,所以一般都建在气温低、新能源多、电价便宜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新疆这些地方。
而且服务器得24小时不停转,供电必须稳,不能突然断电。
所以“数据中心+光伏/风电+储能”这一套方案,就成了刚需。
国家还说了,到今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得超80%,这方向没毛病。
要说新能源,咱们可是有绝对优势。
去年全球多晶硅、硅片这些光伏产品,80%以上都是咱们产的;全球前四大风机制造商全是中国企业;储能锂电池产能更是占了全球90%以上。
新能源产业已经够强了,数据中心的需求还能让它再上一个台阶。
高工产研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能到300GWh,比去年的10GW涨了29倍,这增长速度简直吓人。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布局的那些企业,比如宁德时代、金风科技,早就盯上了这块市场,未来增长空间肯定不小。
现在AI竞赛越来越激烈,新能源就是给AI续力的关键。
咱们有新能源打底,不光能喂饱AI,还能在全球竞争中占优势。
这么看下来,电力危机其实是逼着大家升级能源结构,而咱们刚好踩对了新能源的节奏,说不定还能领跑下一个产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