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伊朗是因为买不到S-400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伊朗接收米格-29,苏-35和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也在路上的消息,经伊朗议员之口公开后,国内大体上还是认可的,也为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再下一城而欣喜。但俄罗斯几家军事网站在为米格-29和苏-35欢呼之余,也在为伊朗没有购入S-400而不满。
▲苏-35确实能满足伊朗空军需求
这份不满源自一个很简单的军事逻辑,即打造完成的对空作战体系,应该尽量使用源自同一国家的装备,以实现彼此兼容、“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特别是在伊朗远程防空,基本都毁于上次空袭,未来很依赖苏-35大功率机载雷达预警的情况下,中航工业出口的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想接收、识别空情信息,必然会因为体系不兼容出现很多问题。五月份的印巴空战中,同样使用法制航电且水平低一大截的苏-30MKI,之所以保住了两名飞行员,就是因为有S-400在地面通报信息,而“阵风”因为体系不兼容损失了三名飞行员。
▲苏-30MKI摔得无声无息,没人关注
但伊朗既然已经承认采购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不管理论逻辑有多么合理,俄罗斯都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而目前俄罗斯舆论认可度最高的说法,是前线对S-400需求非常旺盛,不是伊朗不想买而是俄罗斯不愿意卖,这就有点离谱了。俄罗斯前线缺防空系统不假,但主要是缺防空导弹,而不是雷达、指挥系统和发射装置,要不然俄罗斯也不会在战争最激烈的2023年,向印度交付S-400。伊朗选择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而不是S-400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就两点:性能有限、内部分歧。
▲S-400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还可以
S-300系列之前积累了不俗的口碑,成为俄罗斯军工的拳头产品。以至于2009年西方对伊朗制裁放缓后,后者立即下单采购了这款战略装备。但在美国极力干涉下,俄罗斯最终在2017年才交付两套S-300pMU1。作为补偿,俄罗斯用S-300pMU2的雷达、指挥系统进行升级,实际水平仅次于S-400。然而,这两套被寄予厚望的地空导弹系统,面对以色列空袭没起到任何效果,自身反而损失殆尽(其中也有以色列潜伏武装破坏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对S-400的性能自然就不够信任。
▲S-300在伊朗的表现非常尴尬
至于内部分歧,主要是源自伊朗空军和革命卫队航空部队不同的发展思路。从表面上来看,后者并不掌握主力制空武器,米格-29、苏-35和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都会交给伊朗空军使用。但革命卫队还有掌握弹道导弹的特殊权利,更希望装备先进战斗机以驱逐以色列空军,保证导弹发射需要的安全环境。相比之下,伊朗空军对现实认知更清晰,认为构建地空导弹防御网络,进行重点防御才是当务之急。此外,革命卫队出于政治谋划,一直倾向于与欧洲和俄罗斯合作,而伊朗国防军更加务实,为了利益不限制合作伙伴。
▲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也经过了实战考验
再加上在军事上全面依赖任何一个国家,对伊朗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状态(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才有了伊朗紧急订单里,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分别来自俄中的情况。事实上,伊朗之所以选择苏-35,而不是在南亚轻松击落苏-30MKI,雷达和航电水平卓越的歼-10CE,同样源自一样的因素。不过,就像80年代埃及转投美国怀抱,先拿到F-16稳定人心,后面美制武器逐渐扩充到军队方方面面一样,伊朗先拿到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稳定局势,表明态度,然后才是更丰富的武器采购环节。
▲歼-10CE加上我军某型地空导弹E的组合,政治影响力太大了
珠海航展上琳琅满目的反无人机激光/某新型高科技武器、真正能对F-35I造成威胁的反隐身雷达、甚至是相对廉价但有效的光电探测设备,才是真正能撑起伊朗防空骨架,以应对以色列空军威胁,并且还在伊朗经济承受范围内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