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不急,2030年将拥有3艘航母,006型才是核动力
说起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总让人觉得这事儿来得有点儿突然,但细想又觉得水到渠成。毕竟,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琢磨这玩意儿,到现在眼瞅着就三艘在手,还在加紧建第四艘了。
第一艘航母是从瓦良格号改造来的。1998年,中国从乌克兰买下这艘半成品航母,拖回大连船厂,花了十几年时间翻新。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是中国第一艘实战化航母,排水量6万吨级,滑跃式起飞,搭载歼-15舰载机。服役后,它拉开了中国航母编队训练的序幕,从近海防卫逐步转向远海护航。山东舰是002型,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2019年12月17日入列,排水量也6.6万吨,还是滑跃式,但建造经验比第一艘航母丰富多了,国产化率高,舰载机操作更顺手。到2021年,两艘航母就开始双舰编队演练,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巡航,护卫舰、驱逐舰跟着,形成了初步的航母战斗群。
福建舰是转折点,003型,2022年6月1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排水量8万吨级,关键是采用了系统,三条轨道,能让舰载机满载起飞,不用滑跃坡道限制载荷。这技术跟美国福特级类似,中国自己研发的,标志着从常规航母向先进型跃升。2024年5月1日开始首航海试,到2025年9月,已经进行了第九次海试。9月10日从上海出发,穿越台湾海峡,直奔南海搞科研测试和训练。
日本海上自卫队11日确认在钓鱼岛西北海域跟踪到它,海军发言人说这是正常安排,不针对谁。外媒分析,这次海试重点是舰载机全流程,包括弹射起飞和拦阻回收,甲板上可能已经在练歼-35隐身机。服役时间点,外界猜是9月18日或10月1日,进驻海南三亚基地,隶属南部战区。福建舰一入列,中国就迈入三航母时代,常规动力为主,但让作战效率翻倍。
现在说说004型,这艘是重头戏。2023年末在上海开工,体型更大,排水量估计9到10万吨,岛型设计更紧凑,弹射器可能四条。美媒和智库预测,它很可能用上核动力,因为常规动力撑不住高能耗的电磁系统和密集起降。卫星图像显示,船坞里龙骨已铺设,模块组装在推进。预计2027年下水,海试顺利的话2028年入列。
核动力这事儿,中国从核潜艇经验起步,上世纪80年代就建陆上试验平台,模拟反应堆运行。现在研发加速,反应堆设计针对航母需求,不像法国戴高乐号直接拿潜艇堆改,出了不少故障。中国这边稳扎稳打,测试冷却循环、蒸汽发生啥的,确保安全可靠。004型如果核动,就让续航从几天拉到几个月,补给次数少,远洋投送能力强。
紧跟着是005型,2025年开工,可能在大连或上海双厂并进,排水量跟004类似,还是。美媒估2028年初海试,2030年服役。双厂同建这模式,中国造船业世界第一,效率高,辽宁和山东就是这么干的。006型才是纯核动力代表,预计2030年后亮相,排水量超10万吨,搭载第六代舰载机,隐身设计更先进。整个计划,三步走:第一步两艘中型滑跃,第二步两到三艘大型电磁,第三步核动力大舰队。048工程里早有规划,到2035年左右,六艘航母齐备。
美国《1945》网站2025年2月18日发文,正好戳中这点。文章说,中国海军不急着上核,先扩规模,到2030年就有三艘航母:福建舰、004和005,加上两艘滑跃,总五艘。这改变太平洋力量平衡,美国海军得警醒。报道回顾中国路径,从滑跃到电磁,福建舰积累维护经验,陆上平台练核堆。智库观点,核航母让中国进一流海军俱乐部,现在只有美法两家。价值不光军事,还提民族自豪,全球形象。但中国开发核系统得小心,涉及整合多学科,时间紧迫。文章承认,中国制造业牛,造船速度超美国,2018年就传六航母计划,现在看靠谱。
为啥中国不急核?简单,常规动力够用,先练手。福建舰海试中,电磁轨道嗡鸣,飞机滑跑顺溜,燃料油耗大但补给链成熟。核动力虽好,反应堆上舰得过所有测试,安全第一。法国戴高乐号服役后故障多,维修花大钱,中国吸取教训,从核电站技术借力,建专用平台。结果呢?到2030年,三电磁航母在手,编队出动,歼-35群起飞,护航亚丁湾、巡弋西太,投射力够覆盖热点区。
中国海军是量需而建,不搞全球霸权,就为国防需求。过去十年,从零到三艘,速度惊人。第一艘航母练基本功,山东舰上实战,福建舰上技术。004、005、006续航长,载机多,未来跟055驱逐舰、某型核潜艇组群,蓝水能力稳。美媒担心挑战海上霸主,但中国目标是维护权益,南海、台海、东海稳住阵脚。
中国航母路走得实诚,不吹牛,从刘华清一纸文件,到福建舰南海试,步步为营。美媒《1945》点破,不急核,先三电磁,006上核,这节奏对头。未来,海军护国安邦,远海护渔,热点区维权,实力说话。谁说东方睡狮醒了?它早醒了,就在波涛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