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世界史

秘闻:1971年美国“窃贼”掀起反监控风暴

时间: 2016-04-15 18:05:26

1971年3月,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士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位于费城的办公地点,盗走了1000多份机密文件,随后向媒体有选择性地披露了一些"猛料"。

43年前,美国反战人士不惜违背法律,揭开了联邦调查局监控公民的黑幕。如今,他们主动将身份曝光,仍是为了响应确保个人权利与自由免遭政府侵害的呼声。

1971年3月,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士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位于费城的办公地点,盗走了1000多份机密文件,随后向媒体有选择性地披露了一些"猛料"。自局长埃德加·胡佛以下,震怒的FBI派出数百探员,在全国缉拿嫌犯,劳而无功。

现在的雷恩斯夫妇,邦妮手中是FBI为她画的素描。
现在的雷恩斯夫妇,邦妮手中是FBI为她画的素描。

43年后,在"棱镜门"事件不断发酵的当下,这些曾被斥为"无耻窃贼"的神秘人终于自报家门,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对抗"大规模的非法监听和恐吓";他们选择在这一时刻主动公开身份,则是为了声援同样因泄密遭到美国政府通缉的爱德华·斯诺登。

政府一意孤行 反战人士出手

"我们应该在那儿有个牌匾,"满头华发的约翰·雷恩斯站在一家房地产公司门外,指着对面特拉华县法院的二层楼说,"那里曾是FBI的办公室,事情就是在该处发生的。"43年前,雷恩斯和7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洗劫"了FBI的费城办公室。如今,案件的追诉时效已过,雷恩斯不因身份曝光有丝毫担心,而是依然为自己曾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

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随着美军在越战泥潭中越陷越深,国内反战运动如火如荼,FBI等执法机构却将公众的抗议视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举动,想方设法阻止。彼时,费城已是日趋白热化的和平运动的中心,但生活在那里的哈弗福德学院物理学教授比尔·戴维顿仍旧十分沮丧,在他看来,持续的示威对政府的决策没什么实质性影响。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970年春,随着时任总统尼克松承认已向柬埔寨派遣军队,美国上下一时间群情激奋。5月4日,4名参加抗议活动的肯特州立大学学生,在与国民警卫队的冲突中遭枪杀,这无异于为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火上添油。

戴维顿受到感召,打算做一件"有影响力的大事"。左思右想,他决定闯入FBI办公室,取得这个情报巨头打压民众反战运动的物证。随即,他开始从熟识的活跃分子中挑选"具有奉献精神又小心谨慎"的人,组建一支可信赖的队伍。

同年秋天,这个未经任何官方机构认可的秘密组织正式成立。队伍里原有9名成员,但其中一人觉得挑战戒备森严的FBI办公室风险太大,打了退堂鼓。

留下的人中,有20岁出头的出租车司机、身怀开锁绝技的基思·福赛思;以及已有3个孩子的雷恩斯夫妇--丈夫约翰是坦普尔大学的宗教学教授,妻子邦妮在幼儿园工作。

"为阻止越南战争,我们做了所有能做的--抗议、游行、请愿--却没有任何作用。邦妮告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是政府的一意孤行,迫使他们采取入室窃密行动。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