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世界史

撒切尔夫人登上巅峰后的第一步

时间: 2016-04-15 18:05:17

撒切尔夫人一直坚称,从不把自己的女性特质作为第一位,而是首先把自己看成一位有想法的政治家、一位宣扬某些原则的政治旗手,只是自己恰巧是女性罢了。她下定决心要让她的政府与以往不同……

1979年5月4日,玛格丽特•撒切尔入主唐宁街。她肩上的担子很是沉重,满载着大众的期待、好奇、希望,以及忧心。当选西方主要民主国家的首位女性领导人,这一成功为她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创新意义。她在民调中领先时,一种疑问总是挥之不去--英国选民独自走进投票亭,会不会真的投票给一位女首相?詹姆斯•卡拉汉承认大选失败,下台时他刻意还特别表示"一位女性登上首相之位,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历史时刻。"正如一位《卫报》作家写的那样,"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一小步,是整个妇女界的大跨越。"

撒切尔夫人(资料图片)
撒切尔夫人(资料图片)

然而,撒切尔夫决意淡化女性主义成分在她取胜选战中的分量。她一直坚称,从不把自己的女性特质作为第一位,而是首先把自己看成一位有想法的政治家、一位宣扬某些原则的政治旗手,只是自己恰巧是女性罢了。尽管从格兰瑟姆到牛津,再到威斯敏斯特,现在到唐宁街,在30年的成长过程中,她巧妙地利用性别获得了所能带来的一切优势,她却很少自视为女性的开路先锋,今后也没打算这么做。她的卓尔不群体现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并不是女性从政的黄金期,1979年妇女返回政坛的人数比1951年后任何一次选举都少,只有19名议员,而上一届议会却有27席。"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一位女首相,"她在自己的电视回忆录中宣称。她倒喜欢吹嘘自己是理科出身、位临首相的第一人。

比性别带来的新鲜感更夺人目光的,是人们普遍感到她代表着政治的新气象,将会一扫近年来的政治污浊。当然,1979年的时候,没有人想得到会担任首相长达11年,并给整个时代深深地打上属于撒切尔夫人的个性烙印。毫无疑问,她是完全不同的。她的崇拜者认为她的当选是陷入衰败中的英国最终走出衰落谷底的唯一机会,尤其是这些崇拜者还包括许多前工党选民。包括保守党许多人士在内的其他人则担心,她会是位思想狭窄的独断者;如果没有更高明的意见形成制约,她那些思维简单的补救办法必定引起灾难。当然,介于这两种想法之间,亦有许多愤世嫉俗者的认识。他们相信,到最后撒切尔夫人与她的前一任首相实际上并无两样,高谈阔论将很快变为尘土。尽管她一直勇敢地说要通过复兴企业精神,恢复英国的"伟大"(不管这一伟大指的是什么),可她身为反对党领袖时也从未具体说明具体的实施策略。为什么非得期望她扭转局面,在别人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

撒切尔夫人下定决心要让她的政府与以往不同。鼓舞她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和历史命运感。"我不能容忍英国衰落,绝对不能,"在选举中她坚称。"我知道我可以挽救这个国家,任何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据说在七年战争期间的1757年,查塔姆伯爵上台时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与查塔姆伯爵比我真有点放肆",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但是,诚实地说,我必须承认我的这种兴奋来自相同的信念。"

当然,这段话是许多年以后写的。然而,从她走过唐宁街10号大门的那一刻起,官员们就感到这种强烈自信的力量。她的首位首席私人秘书肯尼思•斯托回忆说,从第一刻开始,她就"绝对专注,绝对负责",而且"非常躬亲":她要求介绍所有情况,立刻负责所有事务,甚至在她还没挑选内阁成员之前。这种风格与前任松松垮垮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撒切尔夫人似乎不需要睡眠,她期望其他所有人都跟她一样。在她整个一生中,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四年里,她一直在为这一刻而训练自己。"我的工作日程一直非常紧,不过我喜欢这样,"上任第一周年时她告诉一位记者,"我有巨大的能量,平生第一次有了充分使用这种能量的机会。"

然而,她始终用小心谨慎掩饰内心强烈的渴望。大体上,她明白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她知道经济思想界支持"新右派"自由市场议程的强大运动是一股可以抓住的潮流。在过去四年里,她和基斯•约瑟夫一直在鼓吹这一议程。然而,与此同时,她知道在白厅、在首都以外,还有不少在保守党内部,既得利益阶层与根深蒂固的当权派构成的反对势力依然非常强大,因此要带领保守党与国家,她就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事。大选已经给了她43个议席的足够多数。然而,所有媒体都强调,大选结果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经济繁荣的英格兰南部与在困境中挣扎的英格兰北部老工业区、威尔士和苏格兰之间刑场强烈反差,而后者仍然是支持工党的主要地区。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