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撒切尔夫人不做首相的晚年余晖生活
11月4日,回到威斯敏斯特,在举行所谓"铺垫性"投票中,政府面临两个至关重要的分歧。这次投票是梅杰发起的,目的是在马斯特赫里特草案进入委员会审议阶段之前,稳住他的欧洲盟友。由于保守党整个多数议席只有21席,而且有二三十位欧洲怀疑派议员威胁要投政府的反对票,梅杰的首相之位命悬一线。议会督导全力以赴,但撒切尔夫人却把摇摆不定的后排议员召集到她的房间,明确地告知她期待他们怎样去做。在最后一刻,梅杰亲自将几位主要欧洲怀疑派人士哄进了政府的游说团,承诺只有在第二次丹麦全民公决后政府才会最终批准这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这个手段,政府以6票的优势赢得了第一个分歧,又以3票的多数赢得了第二个分歧。梅杰差点丢了乌纱帽。但是他不能忘记,在自己遭遇首相生涯的最大危机时,他的前任却不惜余力地要毁掉他。
1993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撒切尔夫人集中精力写作回忆录,而下院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法案,在委员会讨论阶段仅仅遭遇两次小的挫折。然而到了6月,该法案到上院时,撒切尔夫人再次现身,在上院带头发动攻击,她否认该条自然地沿袭了她之前签署的《欧洲单一法》,宣称"我可永远不会签署这种条约",并要求在政府批准该条约之前举行全民公投。然而有威利·怀特洛、杰弗里·豪以及约翰·韦克姆替政府说话,条约还是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但是,条约通过给保守党内部造成的深深裂痕却一直难以愈合。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