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与中共成为信赖朋友 胡适叹惜走错路了
袁震在湖北女子师范时乃董必武学生、中共早期党员,因战乱与组织失去联系。考入清华历史系后,却因罹患肺结核长期卧床。袁震的老师吴之椿、同学梁方仲先后照料于她,后因职业变换,他们又委托已是清华教师的吴晗照料她,一来二去,两人生出几多情愫,变成了情侣。
袁震在病榻上与吴晗多有思想交流,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对吴晗所具有的"胡适史观"很不以为然,取笑道:"怎么老是在胡适面前矮三尺呢?"吴晗则答:"我在袁震面前就矮一丈了。"足见对袁震的倾心。后来吴晗也承认:"袁震对我倾向党、倾向革命、皈依马列主义起了很大作用。"袁震重病在床,又比吴晗年长3岁,如此恋情是要遭到吴晗家庭反对的。不过,吴晗顶住了各方压力,袁震也病体渐愈,两人终于1939年10月在云南结为夫妇。
抗战全面爆发两个月后,吴晗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邀请,南下云南成为历史学教授,年仅28岁。此时,由北大、清华、南开等组成的西南联大亦南下建立。1940年,在云南大学呆了近3年的吴晗重回母校,思想开始全面左转。国难当头之时,国民政府官员的腐败传闻沸沸扬扬,诸如孔祥熙用飞机抢运私产、带狗上飞机之类的消息铺天盖地,而中共组织则利用"云南王"龙云与蒋介石的矛盾在西南联大四处活动,鼓动师生反蒋,并与吴晗多有接触。国难、贫困、艰辛、腐败传闻交织在一起,加上吴晗好友张荫麟教授因肾病不治去世,这些账一股脑儿都算到国民政府头上。1943年7月,吴晗加入民盟,并开始全面抛弃胡适的"读书救国"论。至此,吴晗从一名历史学家变身为社会活动家,在中共组织的支持下,积极投身各种反蒋活动,态度越来越尖锐,对国民政府的批判越来越激烈。查吴晗的著作年表,自此以后,他再也没写出一部像样的史学著作。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