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蒋介石君臣关系:从完全拥护走向彻底破
但是,胡适又是一个口头上标榜"不谈政治"但实际上却有浓厚政治情结的人。他热衷于在旧中国移植美国式的民主宪政和议会政治,他所争取的"人权"主要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而对在贫困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中国民众的"生存权"则相对忽视。
胡适跟蒋介石的关系,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1927年4月至1930年5月。由于胡适佩服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的"见识与人格",认为他们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论者",所以跟他们取同一步调。对于发动"四·一二"政变、在清党血污中建立的蒋介石政权表示同情,甚至曾认为蒋介石政权的奋斗目标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同一方向。这种态度到1928年5、6月间开始变化。他目睹了当局维持古文骈文,扼制言论自由、抵制世界文明的倒行逆施,认识到国民党政权背离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宗旨。1929年5月,胡适因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受到国民党舆论工具的围攻,被迫辞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之职。
二、1930年5月至1937年9月。在此期间,发生了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和导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七事变"。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