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风云人物

建国后郭沫若奴颜媚骨?写溜须文章自己不记得

时间: 2016-04-15 17:44:09

建国后郭沫若奴颜媚骨?写溜须文章自己不记得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个文豪级的大人物,他早年以其才情横溢、大气磅礴的诗篇震撼文坛,被称为"最能代表五四狂飙精神"的诗人,建国后却写下了一大批风骨尽失、简直不堪入目的诗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

"我要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70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细菌战的威胁在你面前只是梦呓/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在一万公尺的高空,/在图104的飞机之上,/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十载春风化雨/喜见山花烂漫/莺梭织锦勤/茁茁新苗壮/天下凯歌声"(《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这样令人作呕的"诗句",比《花潮》何止恶劣十倍?得到"斯文败类"、"一个人把中国文人的脸全丢光了"这样的恶评也算活该。

可是,我们能否摆脱一见这样的文字就想到"走狗文人"、"奴颜媚骨"的思维惯性,正如摆脱一见《花潮》就想到"粉饰太平",而往郭氏的内心触摸一二呢?做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将,诗坛的泰斗,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自己难道不知道这样的"作品"足以让他将来被订在文学史的耻辱柱上吗?不管他当时面对的是多大的利益诱惑或多大的现实威胁,也不至于要做得这么"丑"吧?那么,在献媚、保身、求利之外,郭氏在炮制这类文字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另一种可能的动机呢?如果有,那会是什么?

着名作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周国平是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的大学同学,在其回忆录《岁月与性情》里,周国平提到了当年的这样一件旧事:某日,周到郭家,闲聊中周国平有意问郭沫若,有人把毛主席的两句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注解为"表达了毛主席对资本主义虽然发展得早、但必将被社会主义超过的坚定信心",您认为如何?郭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也太牵强了吧?"于是周抖开"包袱":"这正是郭老您写的注解呀!"郭沫若一楞,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