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后蒋介石为镇压学生辩解:请愿被共党所操纵
11月26日,蒋介石与上海中学生谈话。下午,学生千余人聚集国府,要求蒋介石亲书誓师词。日记云:"国民程度若此,殊为大局危也。共产与粤派必欲毁灭国府,败坏国家,灭亡民族而后快,可叹亦可恨也。"
不过,这一时期蒋介石尽管讨厌学生运动,并且怀疑背后有人操纵,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耐心的。11月27日日记云:"数日以来,对各地来京之学生接见训话者约二万人,可谓用尽精力以应之。幸未发生事故,且受〔收〕几分好影响,是乃对内最难最险之关头得以平稳过去,岂非至诚足以动人乎!"日记又云:"对日固难,而对内更难。倭事乃由国内卖国者所发动,胡展堂、陈友仁之肉,不足食矣!"
国难危急,蒋介石的空言保证自然平息不了学生们的请愿热潮。面对方兴未艾的学生运动,蒋介石的憎恶之情日渐增加。11月30日,对上海工人代表及北平国民大学生训话。日记云:"可惜而最可痛者,乃一般盲从幼稚之青年,令之安心求学以尽救国之道则不听,煽以浮躁怠荒则乐从。国无纪律,人不道德,时事纷乱如此,作俑者胡、汪、孙也。"12月2日,蒋介石接见北平及徐州各校学生请愿团,表示接受请愿各点,并表示中央全会之后,即当北上抗日。日记云:"〈学生〉无理取闹,殊可矜怜。国事泯棼,教育破产,未知党部所为何事,竟使一般群众皆为邪说所诱惑,反动派所操纵,而与政府为难,此皆余用人不当之疚,而于他人乎何尤!"
尽管蒋介石一再接见学生,表示抗战决心,但是,由于不见实际行动,学生们对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态度日趋激烈。12月4日,北平大学生示威团到达南京。蒋介石日记云:"闻其名辄为诧叹,不向敌国示威,而向政府示威,此中国之所以被辱也,设法制止之。"当日下午,蒋介石对北平各校代表及各处大学生1200人作长时间训话。次日,北大南下示威团在南京游行示威,呼喊"反对政府出卖东三省"、"打倒卖国政府"等口号,南京国民政府即采取镇压措施,蒋介石日记云:"北平大学生示威团在京暴动,殴辱军警,乃即拘捕百余人,唯禁止军警开枪。"
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措施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反对。济南、北平、上海学生大批在车站候车,准备到南京请愿。12月7日,蒋介石接见武汉大学及南京抗日会学生,日记云:"青年之无智无礼,殊为民族寒心也。"8日日记云:"中大学生枭〔嚣〕张已甚,各处学生亦为少数共产党所操纵。"这时,蒋介石已决定进一步镇压。日记云:"于此危急之际,若惮杀戮惨痛,若不准备最大牺牲,何能达此目的。如能幸免流血,则为党国之福;否则,唯有以菩萨心肠而发雷霆天怒,有何畏忌哉!"所谓"雷霆天怒",自然是超乎拘禁以上的手段了。但是,蒋介石的主张受到部分人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