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教导旅传奇:一批抱着武器入睡的女兵
西伯利亚,亚洲最荒凉的旷野,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却是一支特殊中国军队的栖身之地。这支叫做"东北抗联教导旅"的部队,从这里发起对故国的反攻,如同被遗忘的雪豹。
由于兵力不足,身经百战的女战士几乎都被编入了这支作战部队。她们在小分队中和男兵混编,有的担任侦察员,有的担任电台员,在和日军的作战中同样屡立战功。这是一批十分熟悉武器的女性,她们在战斗中凶猛异常,冷酷无情。她们有且必须具有这样的气质,她们是真正的特种兵。
采访一名年迈的中国特别旅女战士时,她双拳虚握举过头顶,比出了一个下劈的动作,而后平静地告诉我,当年袭杀对手的时候,都是双手持刀,从背后刺入颈椎的,这样鬼子根本不可能发出叫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标准的苏军特种兵徒手战刺杀手法。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她们和今天女兵的区别。"熟悉武器"并不足以形容她们的气质,这是一批可以把枪口贴在腮上,抱着枪支入睡的女兵,武器是她们生命的一部分。
在那个时代存留下来的照片上,这些女兵都给人异常灿烂的感觉,那种青春的绽放和传统中国女子文静的气质大不相同,也不同于热情的俄罗斯姑娘。如果说俄罗斯的姑娘像堆烈火,教导旅的中国女战士眼神中则有一种仿佛冬日阳光般的温暖。
这些汇集了东方与西方魅力的女战士,有着令人惊奇的感情世界。她们的爱情通常炙烈而稳定。教导旅的官兵曾说对他们这支部队有两个自豪:第一,这是一支在抗战中没有出过叛徒的部队,只出过两个逃兵;第二,这支部队的女战士,没有一起离婚的记录。
被命运翻弄的蒲公英
近年来,我一直在整理东北抗联老兵的口述史资料。我曾给一位导演看过一张照片,顿时引发对方连珠炮般的追问。导演一定要弄清楚:这位头戴贝雷帽、英姿飒爽的女军官的确是抗战时的中国军人吗?
我告诉他当然了,这是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无线电营教导员王一知上尉。1940年,数十万关东军压向中苏边境的情况下,这个清秀的中国女军官跟随着游击队长单立志(出身东北抗联的厅级离休干部,2012年去世)毅然渡过黑龙江,在枪林弹雨中去寻找仍滞留在南岸和日军苦苦鏖战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