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抗日战争

敌后国民党军曾达百万为何最终“降将如潮”

时间: 2016-04-15 17:34:29

几乎全歼敌人

日酋毙命,日伪仅数十人逃走

战斗进展顺利,大部分的日伪军被击毙或俘虏。日军指挥官加藤,被二营六连连长彭加兴追赶,加藤回头打了一冷枪,彭加兴不幸牺牲。然而此时,日伪军已经兵败如山倒,加藤带着5个日本士兵加速逃跑。

加藤逃跑的踪迹,团长彭德清从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他冲着教导队队长秦镜说:"大个子,你去!"秦镜立即拿着枪,抓起手榴弹冲了出去,并一直跑到河边,追上逃跑的6个人。在用手榴弹干掉几个鬼子后,秦镜又用刺刀与一个鬼子拼杀,在鬼子举枪欲扣扳机之际,抢先击发,一枪将其打死。秦镜翻过这个鬼子的尸体,看见他的军帽上赫然绣着一排小字--"加藤大尉"。

耙齿凌大捷是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新四军击毙日军中队长加藤及以下100多人、伪军100多人,活捉日军12人、伪军200多人,日伪这支部队仅几十人逃脱。此战是继车桥战役后新四军的又一次重要胜利,当时延安党中央《解放日报》曾详细报道,在全国影响很大,粟裕也传令嘉奖。

敌后国民党军曾达百万为何最终“降将如潮”

上文所述发生在1944年6月如东"河口"耙齿凌之战,是我新四军再次正确运用了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思想,在抗日敌后战场的一场狭路相逢的遭遇战,在体现勇者敢于"亮剑"的精神中,甚至是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而取得的一场艰难胜利。

1944年,日军成强弩之末

1944年间的中国抗日战场,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但在日军战败前的垂死挣扎之中,于1944年4月18日至12月10日,出动兵力50万人,发动了所谓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也被国军称为"豫湘桂会战"),国军在这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丢失了中国的半壁江山,遭遇了抗战以来最大的溃败。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