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反攻大陆“国光计划”是做样子 两场海战彻底死心
对于这一系列的"反攻计划",蒋介石基本上只是应付附和,基本上是做做样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反攻计划"。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是极机密的事情,不 能让美国参与其中,尤其是在美国不支持其"反攻大陆"的情况下。因此,这些只是骗美国人而已,希望借此转移美国的注意力,并争取到大量的美援。
最高机密:"国光计划"启动
1961年7月11日,蒋介石在日月潭召见"参谋总长"彭孟缉及"副参谋总长"马纪壮时表示:"建设台湾为的是反攻大陆,否则我可以不干。当前革命形势对 我有利,过去在台12年,虽有机会,但没有现在的形势有利,再不奋斗打回去,则决回不去了。"蒋介石还分析到,"现苏俄与北韩结军事同盟,南韩形势不稳 定,东南亚寮国(台湾称老挝为"寮国"-编者注)与苏俄勾结,3个月内,东南亚一定有事,欧洲半年内也将有事。大陆灾情严重,社会很乱,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裂痕日大"。"国光计划"主任朱元琮也认为,在民国55年(1966年)前后数年,应该是台湾反攻登陆的适当时机。在这样的考量下,为了真正研拟"反攻大 陆"的相关作业程序,蒋介石开始思考启动最高机密-"国光计划"。
1961年4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县大埔小湾秘密成立临时任务性编组-"国光作业室"。蒋介石指派朱元琮将军兼任主任,并调集陆海空三军优秀作战军官31人、士官3人参与其中。
蒋介石对"国光计划室"寄予厚望。在该计划仅仅成立3周的时间里,即率领"参谋总长"、"三军总司令"视察大埔营区,并听取简报。在1961年至1972 年的12年间,蒋介石共主持会谈听取简报97次。其中在1961年至1965年的5年间,蒋介石共听取简报81次,其中1963年至1965年三年都达到 20次以上。而且,由于参与该计划的工作人员生活相对辛苦,为了安抚这些国民党军中的精英,国民党当局给予"国光计划"工作人员十分优厚的待遇。蒋介石在 听取第二次简报后,便指示"参谋总长"彭孟缉每人每月发津贴2000元新台币。蒋介石对该计划室工作人员亦是十分礼遇,据朱元琮回忆,蒋介石对作业室工作 人员"只有鼓励,从无指责,并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其中,当忘利害之虑'相策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