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反攻大陆“国光计划”是做样子 两场海战彻底死心
伺机反扑:种种计划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3年起,大陆实行了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到1957年顺利完成。大陆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提高,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就 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1958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明确地提出国民经济要全面大跃进。1959年至1961年,大陆 又发生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由于中国历经数十年的战争洗礼,经济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加之解放后的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大陆政经形势陷入前所未有 的困难当中。
据国民党陆军段玉衡少将称,在1950年至1954年间,台当局致力于防卫台澎金马,巩固"复兴"基地,创造有利"反攻"形势。在这期间,台当局并未制订 详细的"反攻大陆"计划。而在大陆出现天灾之后,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嗅到了可乘之机,积极在台秣马厉兵,伺机反扑大陆,各种计划纷纷出炉。在"国光计划"正 式启动前的五六年间,台当局共制定了凯旋、中兴、联战等作战计划。在1955年至1956年间,蒋介石指定陆军"副总司令"胡琏邀集"国防大学"及实践学 社教官若干人组成小组,研拟对闽粤"自力反击作战构想",蒋介石也曾听取简报一二次,此为蒋介石反攻作战的开始策划阶段。
1957年5月至1958年4月间,蒋介石又令"国防部"遴选优秀军官30余人,以任务编组的方式编成"中兴计划室",全部人员由"国防部"各厅局干部兼 任,并由"参谋本部"常务次长曹永湘兼任主任。下设作战、后勤等处及若干作业组。后蒋介石又指示陈诚成立督导小组,专门听取该计划室简报。据时任该计划室 处长的邢祖援回忆,该计划制订了详细的作战策略,包括一般战备、特种战备、登陆后作战及反攻时机假设等内容。
1958年4月至8月间,台当局又成立"联战演戏计划作业室",该计划室基本全部接受"中兴计划"的人员与档案,仍属临时编组性质,由"副总参谋总长"余 伯泉担任主任委员、蒋纬国担任秘书处主任。但是,该计划室的性质却完全不同,主要是制订与美军联合作战计划以"反攻大陆"。该计划对美军完全公开,更邀请 其参与有关计划的讨论。在作业上,也参照美军联合两栖作战范式,来制订两军联合两栖登陆作战的程序。邢祖援认为:"此种作业一面具有教育性的意义,一面也 转移美军的注意力,使其认为国军的反攻大陆计划,系以共军为假想敌的一种训练、测验之目的。"该计划并未有急迫的时间性,仅有二三次由余伯泉向蒋介石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