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近代史

中国史上第一面国旗诞生始末 清末之前无“国旗”

时间: 2016-04-15 18:30:43

象征皇权的黄色龙旗,具有凌驾于"各营旗帜"之上的统率地位。将黄色龙旗让渡给以汉族官兵为主的水师舰船,本身就是对水师地位的莫大提升。奕卖了个不花钱 的人情,曾国藩则乐得为手下官兵争点地位。奕提供给曾国藩参考的方案是"黄色龙旗",而作风低调的曾国藩似乎考虑到了"黄色龙旗"与八旗中"正黄旗"的形 态接近,为避僭越之嫌,主动提出将"黄色龙旗"削去一角,"拟用三角尖旗"。这是曾国藩稳健政治风格的表现,但也为这面形制特异的三角尖旗顺利走出国门留 下了隐患。

1862年10月17日,总理衙门正式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希即行知贵国各路水师及各船只。嗣后遇有前项黄龙旗帜,即系中国官船,应照外国之例,不准擅 动。傥有移动,即照犯禁办理。"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黄龙旗只限于水师官船悬挂,普通民船不得悬挂。第二,外国兵船只要是侵犯了龙旗,无论理之 长短,"均先将犯禁之案,从严惩办后,再为理论别事"。因此,龙旗在外交层面上又具有了王朝或者说国家的象征意义。

中国史上第一面国旗诞生始末 清末之前无“国旗”

三角龙旗无具体规制

由于曾国藩倡议的三角龙旗只有大致尺寸及龙头朝向,并没有给出具体规制,甚至旗帜的斜长及下横长可以"各从其便",各地水师在龙旗的材质、龙形等方面,都 不能统一。大一点的龙旗,龙身可以多达六折;小一点的龙旗,龙身仅有两折;到了外国人的画笔中,龙身还能绕出一两个小圈圈。

1872年,总理衙门决定扩大水师三角龙旗的使用范围。10月4日,批准将三角龙旗定为中国轮船桅梢所竖常挂之主旗式样,"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这里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所谓"中国轮船",特指大清官方轮船,依旧不含民用商船。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