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炮轰“地方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不谐之音
其实就算位居中枢、视慈禧马首是瞻的理论家集团,在对待恭王及"湖南帮"问题上,意见亦不一致。时任军机大臣的李棠阶,对于罢黜恭王之举,深感不平。对于西后有意对湘军动刀之意,李"私心窃虑,恐朝局遂变,奈何!"幸好不及表明态度,李即撒手仙逝,否则其晚境堪忧。
即使"湖南帮"内部,对刘蓉复奏之反应,亦非同调,甚至颇有不谐之意味。比如目空一切的左宗棠,认为刘"平时太自负",故遭人算计。对于刘之奏稿,左则嗤之以鼻,"词甚倨而所见亦浅。此君自视太高,故学不进而誉亦损",实难入其法眼。
自视更高的左宗棠,更指出刘蓉在朝廷面前"炫清廉"殊堪可笑。因为"廉仅士之一节耳,不廉固无足论,徒廉亦无足取"。再说"湖南帮"诸位个个廉洁自守,刘"若以其廉而傲人,则吾湘之人尚无不廉,而在位者又何傲焉?……何以不闻自责以责人,而反据人所同者以傲人乎?"可知在左看来,刘蓉之境界、修为与气度,着实一般。而"湖南帮"大佬之间相互自轻,其前景亦着实不妙。
最终,经过朝廷钦差赴陕调查,认定蔡寿祺所奏与实情不符,"按照罢闲官吏在外干预官事杖八十律。该员身列清班。不知检束……即行革职。仍遵文宗显皇帝谕旨,勒令回籍,不准在外逗留,招摇滋事。"刘蓉因疏辩"语多过当,有乖敬慎",交部议处。部议结果为"降一级调用,不准抵销"。
蔡寿祺始以弹劾恭王扬名朝野,终因挑战"湖南帮"而前程尽毁。刘蓉则在各种因缘际会下仅受轻责。刘实际替湘军挡了一枪。"湖南帮"果然命硬。只是曾国藩们心中都清楚,自己命再硬,也硬不过皇族铁石之心。一载后,刘蓉兵败灞桥,引咎罢职。返回湖湘的他,也不禁浩叹:"天道忌盈,物极必反。"
或许,在一个中央摆不平地方,地方信不过中央的年代,没有谁,会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