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改革屡屡失败 金正恩如何避免重蹈父亲覆辙
朝鲜要改革开放、从根本上重建经济,必须先消除先军政策的阻力。先军政策下的改革涉及利益的切割,在朝鲜体制的内部,"先军派"与"民间派"张力一直存在,改革将涉及这两派力量的博弈。"军人办社会"、"第三经济",这些朝鲜政治的俚语,体现出先军政策势力的强大。经过近20年先军政策的积淀,朝鲜军方不断参与资源权益的分配与占有。如今,军方旗下的贸易公司已掌控大部分外汇项目,一举成为体制内最富有的集团。因此,既得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任何带有改革意味的举动,都会触动先军政治的奶酪。后者一直通过插手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获取军费。然而,金正恩又需要继续推行先军政策,以维持体制的稳定,这对金正恩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
朝鲜是个国土面积有限,矿产资源有限,人口有限的小国。通常,这样的国家是很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小国不依赖国际交换,很难保障实现现代化。朝鲜需要进口大量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没有石油、煤炭就没有化肥,没有化肥就没有粮食。尽管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朝鲜领导人均在为搞经济特区努力,但罗先被设立为自贸区至今23年中经济几无起色。从去年开始,朝鲜猛增19个特别经济区,仅停留在数量上的增加,很难缓解朝鲜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