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周边局势

“第一面白旗”举起,俄罗斯终于看清,关键时刻谁才是真朋友

时间: 2025-08-04 21:19:42

 印度在美国制裁威胁下,成为“第一个举白旗”的国家。俄罗斯这次终于看清,在关键时刻,究竟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朋友。

路透社最新消息显示,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已悄然暂停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一决定被广泛视为,莫迪政府向美国“举白旗”的标志性动作。

【印度暂停进口俄石油】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一周印度主要国有炼油厂,均未签订新的俄油采购合同,企业高管们正手忙脚乱地,转向中东现货市场寻找替代油源。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的“次级制裁”威胁。美方近期对中印等国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面对压力,印度石油公司等国企纷纷踩下急刹车,莫迪政府甚至要求制定俄油“完全断供”的应急预案,准备全面缴械投降。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态度可谓毫不留情。他公开指责印度“脚踏两只船”——既想从俄罗斯获得廉价能源和武器,又对美国企业设置贸易壁垒。为此,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还要对印俄能源交易实施“额外惩罚”。

 

【特朗普威胁印度】

更令新德里难堪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毫不掩饰地贬低印度,称其“不可靠”且“非全球重要角色”。这番言论彻底撕下了印度“大国梦”的遮羞布,暴露出其在美印关系中的真实地位,一个可以被随意呵斥的次要伙伴。

讽刺的是,就在不久前,印度还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抓住俄罗斯打折促销的机会大量囤货,2024财年节省了超过250亿美元。当时俄方甚至同意用印度卢比结算,让新德里占尽便宜。

虽然后来俄罗斯叫停本币互换,要求改用人民币支付,但印度已经“买红了眼”。今年6月,印度日均进口俄油高达208万桶,创下近一年新高。

【印度曾大量购买俄石油】

然而好景不长,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让印度迅速认怂。要知道,美印双边贸易额高达千亿美元级别,印度对美享有巨额顺差,25%的关税足以让莫迪政府夜不能寐。

但也有分析认为,印度暂停俄油进口可能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避免更严厉的“二级关税”,为谈判争取空间。

而俄罗斯方面显然不愿坐视重要客户流失。俄驻印大使最近频频发声,提及普京可能亲自出席俄印领导人峰会,试图挽救双边关系。

但面对美国的经济霸凌,这些外交努力恐怕收效甚微。毕竟在实力悬殊的现实面前,印度的选择余地实在有限。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应对之策更显软弱。在中美瑞典谈判期间,美方同样威胁,要对中国购买俄伊石油实施“二级制裁”,但中方明确表示能源采购是主权行为,不容干涉。中方更是强硬表态:若美方执意加税,必将对等反制。

【美财长承认美国“没有太多筹码”】

更戏剧性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事后不得不承认,在阻止中国购买俄油问题上,美国“没有太多筹码”。

中印反应的鲜明对比,折射出两国实力的巨大差距。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底气对美国说“不”。而印度虽然整天把“大国”挂在嘴边,关键时刻却只能牺牲本国利益,换取美国“高抬贵手”。

不过,若印度真全面停止进口俄油,对中国而言反倒是多重利好。

首先,中国在俄油进口谈判中将获得更大议价权。印度退出后,俄罗斯为维持出口稳定,必然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中方有望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供应条件。

其次,中俄经济纽带将进一步巩固。失去印度这个重要买家后,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依赖度将显著提升,这有助于深化两国在基建、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印度在多边平台屡屡搅局】

更重要的是,俄印关系的裂痕将让印度在多边平台中,话语权进一步下降。长期以来,印度在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场合屡屡搅局,早已引发其他成员国不满。此次能源风波后,印度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恐将进一步萎缩。

这场风波给国际社会上了生动一课:在大国博弈中,空谈“战略自主”毫无意义,真正的底气来自综合国力。印度对美卑躬屈膝的选择,与其说是务实,不如说是实力不济的无奈。

而中国从容应对的底气,则源自几十年如一日的发展积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里,实力才是硬道理。印度的遭遇,再次印证了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