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邮轮PK外资垄断:你支持谁?
2015年,投入中国市场的邮轮数量进一步增加。歌诗达旗下旗舰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排水量114500吨,载客量3780人)、皇家加勒比邮轮旗下"海洋赞礼号"和"海洋量子号"也相继投入市场。
"邮轮市场井喷,邮轮大型化的趋势明显,但是差异化不足,本土邮轮企业刚刚起步。" 陆明其表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副秘书长程爵浩认为,由于邮轮产业对于资金和运营等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中资邮轮公司在缓慢增加,但按同等舱位计算,速度远远不及外资邮轮的增长,这也代表着中国邮轮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运营模式有待突破
国外邮轮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针对中国的消费者与西方邮轮客人的不同需求,很少有国外的邮轮公司真正做到本土化的运营和服务。中国邮轮产业从2006年起步,从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产业生态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本土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备受诟病的包船模式。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