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航空航天

航班时刻市场化试点将启动 盘点媒体4大质疑

时间: 2016-04-15 19:46:03

反方观点:大航企不再闲置时刻民营航空将受益

光明网,何勇:行政分配航班时刻资源,限制了新航空公司和中小航空公司分配航班时刻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且,大航空公司分配到航班时刻资源,有时因运力不足等原因,未执行航班,却霸占着航班时刻资源,使之闲置浪费。市场配置后,航空公司不想浪费钱,不是慎重使用和购买航班时刻资源,就是不闲置取得的航班时刻资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民航业内人士:对于民营航空公司来说,航班时刻按市场化配置显然是好事,其中在上海和广州有基地的春秋、吉祥可能明显受益。

质疑二:"航班时刻"市场化试点,会不会推涨机票价格?

正方观点:机票价将随着改革推进"水涨船高"

《北京晨报》,樊树林:"拍卖"和"抽签+使用费"的分配模式,极有可能会推高航空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这"多出来"的成本航空企业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造成票价随着改革的推进而"水涨船高",势必会减损这次改革的效果。

航班时刻市场化试点将启动 盘点媒体4大质疑

红网,郭元鹏:虽然更加公平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情况,也不能不让人忧虑。这就是航班时刻拍卖,最终会导致"有钱就是大爷"现象出现。赚钱的航班时刻都集中在了资金雄厚的企业手里。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发展好的航空企业越来越好,发展不好的航空企业越来越不好。最终,是不是就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拿到了好时刻的航空公司来说,他们手里有了更多优势资源,这就会成为利益法宝。好的航空时刻,意味着乘客的增加,他们就可以借助这个优势提高价格。爱坐你就坐,坐就多花钱。否则你就只能到航班时刻不好的企业去坐飞机。而对于手中没有优势航班时刻的企业来说,就会导致客流流失,导致整体效益下降。这个时候,他们就可能无奈的采取提高票价的办法实现赢利。这样一来,所有最终的伤痛都会被转嫁到乘客身上。

航班时刻市场化试点将启动 盘点媒体4大质疑

反方观点:"实际成本"未必大幅攀升

重庆时报,然玉:在行政配置模式下,不少航企为了获得航班时刻资源,往往会不惜重金公关、行贿。所以如今的市场化改革,将隐性成本变成显性成本,未必会造成"实际成本"的大幅攀升。而此次改革试点中,最大的亮点是"航企所拍得的航班时刻,在次级市场上可通过交换、转让、出租、出售等方式进行交易"。这一规则设计,一方面让航班时刻资源充分流动,满足了航企灵活经营、业务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民航业的市场纵深,为后续的资本投资、金融转化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其影响力绝不局限于"航班时刻分配",而是呼应了民航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以及深度市场化的大趋势。如果说,竞价拍卖、有偿使用等市场化手段,强化了关于"成本上涨,消费者受伤"的负面预期,那么我们期待着能以更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比如说开放民资准入、放开机票定价权等,来缓解公众焦虑。需要重申的是,真正的"市场化",理应是全方位的而不是选择性的市场化,理应是有健全制度规范兜底而不是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市场化。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