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承认潮”下以色列铤而走险踩红线,中方震怒送出4字!
就在欧洲多国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陷入孤立的以色列竟选择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
据环球网的报道,以色列议员托波洛夫斯基近日窜台,还大放厥词说要“代表以色列人民”对台表达谢意。
而中国驻以色列使馆这次的反应,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强硬,直接送上4个字“粉身碎骨”,中方明确警告该议员没有资格代表任何人,不要妄想做了损害中方利益的事还不付出代价。
为什么中国这次如此动怒?
其一,对台湾问题的我们从来都是“零容忍”,而且这个托波洛夫斯基也不是第一次窜台,而是第三次。前两次分别在去年4月和今年4月,这次更是变本加厉。
其二,以色列用心险恶,妄图用“台海牌”来对冲自己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遭遇的外交困境。
环球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五常仅剩美国持反对意见,同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传统盟友也集体反水,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建国,193个联合国成员中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站到“两国方案”阵营。
欧洲的这波“承认潮”让以色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内塔尼亚胡直接放狠话,“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还威胁要吞并约旦河西岸,甚至把手伸向加沙地带和周边国家。
但光放狠话没用,国际压力实在太大。美国务卿鲁比奥紧急下令全球外交官阻挠各国承认巴勒斯坦,都遭遇滑铁卢。
于是以色列想出了一招“围魏救赵”:在台湾问题上搞事,逼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让步。
他们的逻辑很扭曲,既然中国坚持“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建国,那以色列就捅中国的痛处,让你自顾不暇。这种套路,美国玩过无数次,以色列现在有样学样,以为能搅乱中国的阵脚。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中方早已把话挑明,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坚持三个“必须”:必须推动加沙全面停火,必须让“巴人治巴”原则落地,必须坚持“两国方案”不动摇。
中方绝不会因为外部挑衅而妥协。托波洛夫斯基之流的窜台行为,反而暴露了以色列的焦躁和孤立,当正面外交扛不住压力时,只能靠这种下三滥手段垂死挣扎。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欧洲的“承认潮”已经让美以阵营手忙脚乱了,而中国如果此时不强硬表态,很有可能被被误读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松动。
说回欧洲的这波“承认潮”,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积压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想想看,加沙地带的老百姓都过得是什么日子?
根据报道,6.5万人被屠杀,16.5万人受伤,这些数字背后是血淋淋的人道灾难。美国一直给以色列撑腰,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一票又一票地否决停火决议,明摆着是把中东当成了自家后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欧洲国家以前还忍气吞声,觉得跟美国是盟友,得给点面子。可时间长了,谁都看不下去了,这次马克龙带头掀桌子,足以说明欧洲人彻底受够了美国的霸道。
欧洲人心里清楚,再这么下去,中东永无宁日,难民潮、恐怖主义反弹,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所以,他们干脆来个“分道扬镳”,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方式,给以色列和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背后,当然也有欧洲自己的算计,石油固然重要,但稳定更重要。美元霸权玩了几十年,欧洲也没捞着多少好处,反而被金融殖民牵着鼻子走。
现在,欧洲觉醒过来,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让国际社会看到,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
欧洲这么一闹,以色列可就坐不住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现在是骑虎难下,道义上早就破产了,舆论上被千夫所指,外交上越来越孤立。连传统盟友欧洲都倒戈了,以色列还能靠谁?就剩美国这根救命稻草了。
可美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内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孤立,这次欧洲“承认潮”,鲁比奥四处游说却碰了一鼻子灰就是明证。
可即便如此,以色列接下来还是会发起报复行动,具体来说有两点。
其一以色列将继续进行领土和周边安全区的扩张。
内塔尼亚胡的“大以色列”计划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他想的是把巴勒斯坦土地一口吞下,彻底解决安全问题。但这么做,简直是玩火自焚。
吞并西岸?那等于直接撕毁联合国当年的分治协议,国际法上站不住脚,阿拉伯世界肯定炸锅。
但内塔尼亚胡不怕,他身后有美国兜底,而且中东对手们现在都十分气愤,伊朗为首的“抵抗轴心”大不如前,沙特卡塔尔等国虽然骂得凶,但动真格的少。
以色列就觉得,机会来了,不如趁乱扩张。
其二,以色列会继续搞“暗战”。用暗杀、定点清除的手段打击哈马斯等组织,但这只会让仇恨越积越深。
如果以色列真的这么做,显然是低估了欧洲这场“承认潮”的影响力。
首先,巴勒斯坦人民士气大振。以前觉得国际社会抛弃了他们,现在欧洲大国站出来了,他们抵抗的底气更足了。哈马斯等组织可能趁机扩大活动,以色列的安全压力会倍增。
其次,阿拉伯国家态度会更硬。沙特、埃及这些国家,以前还顾忌美国,现在欧洲转向,他们肯定跟进,可能在联合国提出更多决议,甚至考虑军事支持。这样一来,以色列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底,这场变局是国际正义的迟到回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色列和美国反人类的行为,终于遭到反噬。欧洲的觉醒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接下来,联合国大会可能成为战场,内塔尼亚胡再怎么去美国开会,也改变不了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