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恶化,5国联手增兵,日本人突然登岛,特朗普曾威胁动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你平时只知道格陵兰岛是《瘟疫公司》里那个“谁也过不去的冰雪岛”,那最近的新闻可能会让你目瞪口呆。
2025年一开年,特朗普又把目光盯上了这片冰雪覆盖的世界最大岛屿,不光说着要买,还扬言必要时通过武力吞并格里兰岛。
一边是特朗普一家人在媒体上大秀霸气,另一边,欧洲五国悄悄在岛上搞起了大规模军演,日本甚至派上了破冰船“未来Ⅱ”。
整个格陵兰岛一夜之间成了全球地缘政治的热锅。
从“买岛”到“动武”
说到特朗普跟格陵兰岛的渊源,那得从他第一任期说起。
早在2019年,他就时不时提到想买格陵兰岛,还想用波多黎各换,整得丹麦一脸懵。
2024年年末,特朗普连驻丹麦大使的人选都挑好了——肯·豪里,这一任命明显带着“格陵兰在我手里”的意味。
岛上的自治政府当场甩出“非卖品”三字,丹麦则谨慎回应:欢迎合作,欢迎交流,但岛是我们的。
丹麦评论员一句话点明了问题——特朗普的想法透着殖民心态。
到了2025年1月6日,选举人团确认特朗普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他立马开记者会讲未来四年的纲领。
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都在他的“重点关注名单”。
1月7日,他的长子小唐纳德也直接登岛,一来二去的动作,让世界都嗅到了挑衅味儿。
与此同时,丹麦王室在新年伊始更新国徽,把象征格陵兰岛的北极熊单独摆出来。
巧不巧,这点被解读为——美国,不要动我们家门口的事。
特朗普盯格陵兰,不只是嘴上说说。
岛上有美军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导弹预警系统和卫星监测站,是美国防范俄罗斯潜在威胁的重要前哨。
加上冰川融化,北极航道越来越通畅,格陵兰岛变成北大西洋补给点,位置重要到爆。
特朗普的“购岛”说法虽然听起来像表演,但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一环扣一环,完全符合他一贯的“美国优先”路线。
不惜把外交和军事当作棋子来玩。
欧洲五国联手增兵
这边特朗普在媒体上放狠话,另一边欧洲五国悄悄行动起来。
2025年9月14日,丹麦联合法国、德国、瑞典、挪威在格陵兰岛搞起了名为“北极之光”的军演。
参演士兵数百人,舰船飞机全上阵,连特种部队也来了,仿佛在告诉美国:想动手?先过我们这关。
丹麦国防大臣当场说:北极局势紧张,我们必须强化军事存在。
官方说法挺中性,但仔细听就是——特朗普,这岛我们不会白白让你碰。
这次军演的意义远不止演习那么简单。
丹麦还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买两架远程无人机和两艘海洋巡检船,北极司令部扩编,民用机场改造为F-35可用跑道。
总之,就是让格陵兰岛彻底硬起来。
历史上,美国确实曾经对格陵兰虎视眈眈:1867年西沃德提议买岛,二战后美国还想买,北约成立后驻军也在这里建基地。
如今欧洲五国联合,实际上在说岛是我们守的,美国想动,没那么容易。
有趣的是,这一系列操作也回应了特朗普上次的“动武”威胁:欧洲五国全副武装,岛上北约成员国的防务条约更是让美国的行动受限。
格陵兰岛虽小,但对北极监控、北大西洋航线、俄罗斯威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朗普想用“买岛”或直接军事干预方式控制岛屿,在现实里,碰上了欧洲硬核的防线。
欧盟拉上日本
如果说欧洲五国已经给特朗普上了一课,那么日本的动作更让人意外。
2025年9月16号,欧盟副主席塞茹尔内在东京拍了拍桌子,开门见山:日本,咱们一起开发格陵兰岛的稀土矿和其他资源吧!
他直言,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国和中国的供应链。
但这句话显然更针对美国,因为我国在格陵兰岛问题上一贯的态度就是不干涉,尊重别人的主权。
所以,欧盟的意思很明白:特朗普,别想一个人独吞。
格陵兰岛这地儿,可不是普通荒岛。
它是丹麦的自治领地,北极圈内的大块冰雪下藏着稀土、石墨和其他关键矿产,谁拿到就是谁手里有了芯片、高科技产业链的筹码。
尤其是自2024年底我国限制对美国稀土出口后,格陵兰的稀土成了高科技产业链上的香饽饽。
事情还没完。
早在2025年7月,冯德莱恩访问日本时,就和日本成立了“日欧竞争力联盟”,目标就是强化产业合作,其中就包括稀土开发。
另外,其实今年5月初,日本就已经开始行动,派出了一艘名为“未来Ⅱ”的破冰船来到了格陵兰岛附近,说是进行北冰洋科学研究。
而且日本前外相,也就是上川阳子,人家亲自前往岛上,寻求当地协助,强调原住民参与开发。
这一岛本来属于丹麦的海外领土,但自2008年公投后,自治权大幅增强,当地独立呼声不低。
日本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从特朗普的“购岛”设想,到日本破冰船悄然“围”岛,再到欧洲五国军演,格陵兰岛这一冰雪荒原彻底成为全球焦点。
特朗普想的“动武”在现实中难度极高。
目前来看,格陵兰岛像一颗闪烁的地缘政治炸弹,谁也无法轻易触碰。
局势紧张,开战倒计时的影子隐约可见,但真正开火,还远没有到那一步。
冰雪覆盖的北极荒原上,风声呼啸,世界各方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