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已经谈妥,中方专机将飞莫斯科,一待就是4天,此行绝不简单
红场阅兵在即,中俄终于谈妥,中方领导人将乘专机飞赴莫斯科,并且一待就是四天,此行绝不简单。那么,中方此次赴俄究竟所为何事?对于中俄关系,普京又作出了怎样的表态?
5月4日,中方敲定了任内第11次莫斯科之行。据外交部发言人介绍,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方领导人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发言人指出,中俄元首已经达成共识,将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方此访,也是中俄互相支持对方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应有之义。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现身莫斯科红场的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口号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带着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目标前往莫斯科的中方高层,无不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正能量,也让俄方更加期待中方此访。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方公布访俄行程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一档纪录片中表达了中俄关系的高度肯定。他指出,中俄关系是深层次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因为两国利益相吻合,这种可靠、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了世界稳定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几乎全面中断,加上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体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普京政府会做出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定,将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作为新的经济合作中心,并不让人意外。
事实已经证明,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经贸、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外界普遍认为,在共同的历史记忆、相似的价值追求和稳定的经贸合作上构筑起的中俄关系,将成为两国继续合作前行的动力跟源泉。
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现状,从中方长达4天的外访安排中也可见一斑。有评论指出,元首引领是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从年初两国领导人通话,为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到如今中方领导人赴俄出席活动,两国要谈的内容,要应对的挑战越来越多。
不过,无论前路如何,中俄都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都站在全球变局这一重要节点上。现下,两国需要做的是在多边平台下密切合作,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总的来说,此次访俄行程绝不简单。因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俄关系发展,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两国元首势必会谈到席卷全球的关税风暴,以及陷入僵局的俄乌冲突,也势必会打破西方国家试图离间中俄的幻想。对中俄来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远比大搞地缘政治,破坏全球和平稳定明智且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