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怎么和解?特朗普只开了1个条件,俄专家:美国再次低估中国
放眼全世界,恐怕没有两个国家的关系,能像中美关系这样如此的敏感而又重要,稍不留神就容易将整个人类文明,引入到世界大战的漩涡当中。
如今,在特朗普等一票美国无良政客的刻意引导之下,中美两国的关系陷入到了极其紧张的地步,双方互相追加关税,对抗层层升级,最终导致美国对华关税达到了恐怖的145%,这就意味着双方的贸易几乎断绝。但中国也没有展示出丝毫的让步态度,对美国的对等反制从未停歇,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叫做“拥有独立自主决策权”的大国形象。
不过我们话又说回来,中美两国当中,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级消费市场国,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和解,所爆发出的能量将是世所罕见的。那么,在一轮又一轮的关税浪潮之下,中美两国是否还有和解的可能?特朗普向中国所开出的条件又到底能不能接受?又为何说美国这次确实低估了中国?
01.对于“中美握手言和”,特朗普开了个条件。
根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在日前于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表示,目前中国队美国所产生的贸易逆差总价值为1000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逆差让美国每年面临“上千亿美元的损失”。除非中美之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不会取消,中美两国之间也别想达成任何协议。
特朗普还表示尽管他本人虽然“愿意与中国打交道”,但前提是中国必须先解决“贸易差额问题”。很显然,这就是特朗普所开出的求和条件,但有细心的美国媒体在经过考证之后却发现,这一条件根本就没有办法达成。
美国媒体指出,在2024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也才6882亿美元,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仅为3610.32亿美元,远远达不到特朗普嘴上说的“1万亿美元”,不知道这个数字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尽管特朗普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贸易战,但他本人对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以及贸易额严重缺乏正常认知。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占了便宜,而美国必须“赢回来”,完全忽略了国际贸易的本质其实就是“互惠互利”。
同时,这一极其离谱的条件也注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关税领域上,中美两国几乎没有谈判的空间。或者说,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与中国坐下好好谈,而是拿着一个不存在的条件来和中国漫天要价。
02.美国严重低估了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俄罗斯方面似乎存在较为清晰的认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登了一篇相关的署名文章,光是在标题上就明确表示:中国方面不再容忍美国的贸易霸凌。俄罗斯知名外交学者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特朗普挥舞贸易大棒对中国进行威胁之时,北京方面采取了强硬的对等措施予以反制,坚定维护了自身利益。
扎哈罗夫强调,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当中,中美贸易逆差俨然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廉价的中国商品降低了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但在另一方面,高达2000至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让美元面临疲软,本土去工业化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美国总统特朗普想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但完全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同时,面临来自美国政府内部以及北约盟国的政治压力,这一阶段还伴随着中美两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升温。
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角度上来说,特朗普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却完全违背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导致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反而大幅下降。尽管目前,特朗普推了所谓的“90天关税豁免”,但唯独给中国增加了125%的关税,充分证明了美国只是想通过关税来向中国“施压”,而不是真的想与中国进行谈判,改变美国的贸易现状。
03.中美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单纯从贸易的角度上来说,特朗普这次对中国的刻意针对,已经完全超越了过去的贸易保护主义范畴,更像是小孩子之间的“过家家斗气”。也许在特朗普眼中,中国的强烈反制措施拂了他的面子,所以美国要加倍报复回来“找回场子”。
如果是两个商人之间的商战,这一套理论逻辑或许会非常好使,但如果放在国家层面上,却又显得十分的幼稚。因为特朗普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强国,自身也有极强的内需消费市场。
这就导致无论特朗普再怎么向中国追加关税,依托现有的国际经贸体系,最终中国的产品,还是会以一种转口贸易的形式进入美国,美国的民众反而要为此付出更多的资金代价,特朗普增加的关税看似是“赚了”,实际上反而把自己给坑了。
而从博弈论的角度上来说,这次中美对抗当中,中方一直稳扎稳打,反而是美国方面显得有些“上头”。如果特朗普无法对中美经贸问题端正心态,同时任命真正的经济专家为自己的顾问,那么在145%的关税落地之后,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唯一的结果就只有“硬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