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正在坍塌。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若要登顶世界之巅,需跨越六大难关:工业、经济、军事、科技、金融与文化。唯有在这六大领域均登顶,方能无愧于世界第一的桂冠。而当一个世界霸主从巅峰跌落至谷底,其工业与经济霸权的丧失总是首当其冲,随后才是科技、军事、金融与文化霸权的逐一失落。当这六大霸权全部旁落,便预示着新时代的曙光已现,这是自工业文明以来,历史屡次验证的规律。

许多人之所以对世界局势迷茫不解,是因为他们过于关注一国之内的短期得失,而忽视了从历史长河的全局视角去审视问题。例如,我们何时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领先国家?在2008年之前,这个问题几乎被视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转变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难以实现。然而,到了2017年,人们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认为,尽管差距依然显著,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有望赶超美国。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以及经济增速的放缓,让许多人重拾悲观情绪。紧接着,2020年的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突如其来,加之同年美国加息周期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中美之间的经济数据差距看似在拉大,这使得不少人开始质疑我们能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之首。这种心态虽普遍且真实,但却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因为前文提及的六大领域,才是衡量国家成败的关键所在。不妨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英国是如何丧失世界霸权的,再对照当今世界的局势,许多谜团自然会迎刃而解,让你豁然开朗。19世纪初的英国达到了国力的巅峰。当时,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如此描绘英国的强盛:“玉米地遍布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那是我们的邻邦;澳大利亚拥有我们的牧场;秘鲁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东方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曾经主要种植在美国,如今已扩展到地球的每一个温暖角落。”那时的英国,拳打法国,脚踢西班牙,大清和美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被誉为“日不落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其衰落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或许有人会提及一战和二战,但实际上,英国的衰落远比那更早。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因为那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超越了英国,英国正式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而工业能力意味着什么呢?经历过疫情的人们都深知,工业能力等同于生产力,等同于商品,也等同于战争的潜力。一旦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下滑,其战争能力也必将大幅削弱。紧接着,在1899年,第二件大事发生了——布尔战争。英国耗时三年,投入了40多万人,阵亡2.2万人,花费了2.2亿英镑,最终却与仅数万人口的布尔人战成平手,被迫签订和约。这一结果传出后,全球震惊,世人皆知英国已开始走下坡路。布尔战争结束后,日本和德国开始蠢蠢欲动。1904年,日本与俄国在东亚爆发了日俄战争。几乎同时,德国也在积极备战。为了应对潜在的欧洲战争风险,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不得不与法国联手,共同制衡德国。不久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看明白了吗?日俄战争和德国的崛起,归根结底是因为世界霸主英国实力的衰退,无法再维持其霸主地位。而新兴的大国则蠢蠢欲动,企图瓜分霸主的殖民地。于是,双方只能诉诸武力。这里顺便提一句,在布尔战争期间,世界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1900年,美国的GDP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英国从而失去了经济霸权。也就是说,在短短六年之内,英国接连丧失了工业霸权和经济霸权,其国力开始迅速衰退。这便是著名的“帝国木桶理论”。如果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比作一个木桶,那么当木桶完好无损时,国家便无比强大;而一旦某块木板缺失,水流失的速度将超乎想象。英国便是如此,1894年失去工业霸权,1900年失去经济霸权。紧接着,一战之后的1922年,英国被迫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这基本上标志着英国军事霸权的正式终结。再来看科技领域,其实直到1930年,美国也只获得了4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而那一年,全球共颁发了90个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其中绝大多数都被欧洲人获得。因此,当时的美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一强国,但谁也没有料到,二战爆发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欧洲科学家逃往美国避难,美国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科技强国。到了40年代,美国狂揽了一半以上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这标志着英国正式失去了科技霸权。至于剩下的金融霸权和文化霸权,就更不言而喻了。随着美国的迅速崛起,美元很快取代了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和嬉皮士风格也迅速成为全球潮流。至此,美国正式完成了对英国的全面超越,并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成为了新一代的霸主。

这就是美国取代英国的完整历程。只要你认真看完,就会发现至少两个细节。一是六大领域的跨越是有顺序的。首先跨越工业和经济领域,然后再是军事、科技、金融和文化。文化霸权是霸权确立后的最终呈现,因此所需时间也最长。二是霸权的更迭并非匀速发展。在快速攻克前两个霸权后,会呈现出加速替代的现象。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会存在一个突变时刻。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中美之间的对比。现在有一个世界公认且无法否认的数据:2010年,中国的工业产值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这意味着美国已经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接着,在2014年,世界银行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就是说,单纯从货币购买能力来看,2014年的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了。只不过如今的GDP计算方式与100多年前有所不同。因为现在的GDP需要换算成美元计算,所以要考虑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有时美国经济明明不佳,但只要操控住汇率,其GDP数据就会显得非常夸张。而GDP数据恰好是普通人衡量国家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一旦中国的GDP超越美国,就不仅仅是一个数据的对比问题了。它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最优的,中国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对美国维系多年的霸权体系将构成致命一击,很可能成为中美权力交接的突变时刻。因此,美国人现在正竭尽全力进行拖延。无论是贸易战还是金融战,都是为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为了压制中国,不惜在数据上造假,将军费的2/3计入GDP。总之,如果按照美国的算法,中国的GDP早已飙升至极点。不过,现在很多国际组织已经默认中国的经济体量超越了美国,只是双方都不愿公开承认而已。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科技、金融、文化这三座大山。由于我们尚未正式在这三个领域替代美国,我将结合当前局势谈谈我的看法。先说科技领域,很多人以为我们与美国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就是一个重要标志。仅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在汽车、半导体、飞机、新能源甚至尖端制造、信息技术、科技生物制药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进步。这一点连外国人都承认。去年3月,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提到,在44项先进技术领域中,中国已经在37项技术上领先于美国,包括国防、太空、机器人技术、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量子技术等。只是很多领域的成果在民用领域呈现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已。如果你不了解这些行业的深远意义,那我举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我们的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中国人送上月球。听到这个消息后,美国人如坐针毡,正在拼命赶进度,想要在中国之前登上月球。然而,全世界很多人都怀疑他们现在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再来看金融领域,为了收割全球财富,美国在2022年初拱火了俄乌冲突之后,立即开始了加息周期。然而,美国这轮加息不仅没有捞到好处,反而让美国的霸权陷入了巨大危机。你看看现在的局势就知道了,全世界主要的几个产油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最近几年都宣布石油贸易直接用人民币与中国结算。作为世界的工厂,全球的各种工业品如汽车、手机等,中国都是原产地。这意味着与我们合作的国家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像加拿大和刚果这样的传统金融矿产大户与我们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全面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并非不可能。看到这种局面,美国人感到非常尴尬。因为如果全世界各种商品都不用美元来结算,那美元还算什么世界货币呢?如果美元不是世界货币,那还有什么金融霸权可言呢?再加上美国高达35万亿美元的债务危机,现在全世界公认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美国的金融霸权已经出现了解体的迹象,只是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而已。

最后,我们来探讨文化领域的情况。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门问题:为何欧美文化在国内似乎遭遇了集体性的“崩盘”?不仅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表现不佳,就连美国的国际形象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过去很多人对美国的了解仅限于好莱坞电影中的梦幻描绘,以为国外的街道如同电影场景般金碧辉煌,井盖都是金子打造的,汽车全都实现了无人驾驶。然而,当他们真正踏上美国的土地,却发现街道破旧不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随处可见。纽约时代广场的地板并非光鲜亮丽,反而常常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高楼大厦虽多,但地铁却锈迹斑斑,贫民窟遍布全美各大城市,安全隐患重重。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人在文化创作中也开始摧毁自己的文化根基。电影作品中频繁融入政治元素,甚至在原本以白人群体为背景的电影中强行插入黑人角色,甚至出现了好莱坞大片中女主角大面积“黑化”,以及美人鱼角色都变成黑人的离奇场景。这种对多元文化的过度追求,有时显得极为夸张且不合逻辑。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人的一些丑陋行为已经毫不掩饰。无论是支持以色列的屠杀行为,还是强行掠夺他国资源,或是突破道德底线的“罗莉岛事件”,都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特别是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的通过,更是被视为美国灵魂和精神被摧毁的标志。在此之后,全世界都清晰地看到,那个曾经被誉为自由民主灯塔的美国,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腐朽的空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文化霸权的崩盘只是时间问题。在中美之争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优势。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我盲目自信的表现,但实际上,只要对历史和世界局势有一定的了解,就会明白美国早已错过了遏制我们发展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这个时间节点,只要我们能够在工业和经济领域实现对美国的超越,那么登顶之势将再也无法阻挡。这就像当年的美国超越英国一样,只是需要时间和一些历史契机而已。之所以说这些,是希望我们能深刻理解中美斗争的深层意义。因为想要余生衣食无忧,就必须看清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