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5天,中美第一场较量开始,黎智英案续审,特朗普要求放人
倒计时5天,特朗普当选之后和中方的第一场较量就要开始了,黎智英案下周续审,特朗普一早就放话要中方放人,不出意外的话,美国不会放弃任何炒作涉港问题,双方的首场较量,各自都做了什么准备?哪些因素至关重要呢?
距离“反中乱港”分子黎智英被拘捕至今已经近四年了,近年来,美英政府不死心,仍然惦记着那道“美丽的风景线”,一直在公开场合以所谓的“民主”、“自由”当借口,要求立即释放他。刚刚赢下美国大选的特朗普也有类似的想法,在竞选过程中,他曾表示要争取黎智英获得释放,这句话为下周的案件续审埋下了隐患。
黎智英案的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在香港一家刊物发表煽动言论,对香港的法治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对香港暴乱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间,这个当代汉奸还串谋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对香港特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桩桩件件都罪无可恕,所以2020年,港府因涉嫌违反国安法对其实施了拘捕。
这是香港首起涉及勾结外国势力罪的审讯,但正因背后牵扯了外国势力,此事变得十分棘手。首先是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拉米访华前已经公开表明,英籍香港民主活动人士黎智英获释,是英国政府的“优先事项”。11月11日,他在社交平台重申了此事的重要性,强调将继续敦促中方立即释放他,并争取领事探视权。
美国同样对港府施压,在美大选结果出炉前,美国驻港总领事馆意有所指地表示,不论谁当选,美国的对港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仍然会改善与香港地区的关系,但前提是,港府必须改变“对待政治犯的方式”,还特别点名了黎智英。
其实,美英并不在乎黎智英“自由”与否,问题就在于该案将于11月20日审结,黎智英长期扮演西方国家在香港的代言人,美英必须在最后关头拿出态度来,显示他们并没有放弃香港最后的这批“自由人士”,有意维护他们最后的生存空间,这样才好利用他们在香港地区频繁活动,继续制造祸端。
但实际上,特朗普和拜登对香港的态度和对中国大陆的态度是一样,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出台了诸多不利香港的制裁措施,拜登出台的更多。1997年回归的香港早就和中国大陆融为一体,美国要打压遏制中国,当然也包括香港,所以美大使的“胡萝卜”无需在意。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方已经通过驻港澳总领事馆表达了介入态度,英国也跟着通过外交手段给港区执法找麻烦,虽然这些风言风语不可能干预香港的法律程序,但仍会对《国安法》的实施和香港法治造成负面冲击。
黎智英是“反中乱港”事件的策划者和煽动者,相关罪行证据确凿,中方必将其绳之以法,特朗普虽然强硬,虽然有着以往的“超级权力”,但美方胆敢干涉中国内政,暗地支持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破坏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阻挠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中方也绝不会妥协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