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提出建“新群”,把中国挤出世贸体系后,耶伦称中国应作出改变
俄卫星通讯社报道,日前,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委员会发表了一篇涉华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指责中国经济模式与WTO世贸体系不兼容。在这基础上,该报告提出美国应该联合盟友创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贸易体系,也就是建立“新群”,然后再将中国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随着这份报告在美国引发极大反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跳出来公开呼吁,中国应该做出改变,改变“以国家为驱动的经济发展策略”。
耶伦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贸易委员会成立50周年晚宴时,她在致辞中就特别强调,中国的国企在经济中扮演着过重的角色,而这种角色很可能抑制中国发展,同时还会导致外资投资意愿降低的风险。
耶伦
除此之外,耶伦还强调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了很多不公平的做法,包括使用非市场工具、针对外资公司设置壁垒等。
事实上,这也不是耶伦第一次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上进行抨击。在今年9月,世贸组织举行了一场关于“投资便利化”的谈判。并推出了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协定《投资便利化协定》,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参与了该次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耶伦就对中国说三道四,要求中国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化,而不是投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中国的市场制度“阻碍了中方获得外国投资的能力”,因此中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改变。
所以耶伦在12月14日发表的讲话,与9月份在世贸组织会议上的讲话具有很强趋同性,无非是加入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所谓的“中国安全机构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过大”。
对于耶伦这一表态中的2种说法,其实都存在很大问题。一是企业国有化的问题,这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像美欧国家就存在不少由政府掌控的企业,美西方天天喊着市场自由,但这也就只是喊喊而已。
像法德这些欧盟核心国家,不就正在推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国有化么,这说明国有化这种形式并不是问题。并且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兜底的作用,根本目的可不是美西方所宣传的“垄断”。
美元霸权收割全球
比如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以及如今的阿根廷,沦落到如此地步不就是国有资产大批私有化,导致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控权丢失,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失去动能。
而在所谓的“安全机构监管过宽”的问题上,美国相比中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是自己一身白毛偏说别人是妖精。美国对于经济最大的监管机构就是美国商务部。
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雷蒙多推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比如增加对华关税、限制对华芯片出口,并组成芯片联盟阻止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生产能力,这不就是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管手段?
在涉及到对华投资上,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8月更是签署了一份限制对华高新技术投资的法令,这不也是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正常的投资行为?然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无疑是贼喊捉贼的那套老把戏。
中美经贸关系的核心问题是,美国要求中国满足其在经济上的一切要求,但对中国的要求却又毫不在意。
美国想让中国敞开大门,让美国企业可以像是收割欧洲、阿根廷那样,对中国进行收割。在中国拒绝,且施压无果后,美国又开始碎碎念的加大施压力度,就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希望美方能够言行一致,不要一边重申要同中方合作,不寻求同中方“脱钩”,一边又不断地对中国企业挥舞制裁的“大棒”。
美国财政耶伦的说法,充满了殖民主义经济思维,不是真正的市场化、全球化。从更深层次去看这个问题,这本身就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问题上的霸权逻辑和双标体系。
从另一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在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委员会称中国经济体系与世贸“不兼容”后,耶伦再要求中国改变,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美国可能已经改变了对华贸易战的打法,将中美经贸之争,重新引导到中美体系乃至中美意识形态之争的不归路上,这也十分契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通过拉拢盟友对中国围追堵截,以实现对中国发展的遏制。
目前,美国的盟友们对围堵中国兴趣并不大,毕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他们需要中国。所以美国故意营造这种基于意识形态背景的对立,以此“统战盟友”,共同打压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