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下动员令,第一时间向中方通报,中国态度此刻至关重要
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部分动员令”当天,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面。显然,俄方是在第一时间主动向中方通报了与“部分动员令”有关的最新决策内容。这也体现出在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的特殊时间节点,面对西方不断施加的压力,俄罗斯十分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而中国作为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此时采取何种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来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显示,在俄罗斯将召集30万预备役人员的背景下,俄外长拉夫罗夫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王毅表示,俄罗斯在联合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权利无人可以剥夺。可见,在中国看来,俄罗斯在联合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同时,王毅强调,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就许多问题达成共识,他希望在此基础上与拉夫罗夫继续交流,因为在世界格局多变的情况下,中俄需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携手走向更好未来。
中方这种态度,对于俄方来说很重要,因为王毅与拉夫罗夫会面当天,普京宣布俄罗斯进行“部分动员”,这意味着俄乌局势将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俄罗斯的“部分动员令”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美国方面表示,俄方的言行是不负责任的,美方“非常严肃地对待俄罗斯发出可能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英国方面认为,俄“部分动员”让人感到担忧;立陶宛方面则强调,本国快速反应部队已经准备就绪;波兰方面更是直言,俄“部分动员”让波兰有了动员的理由,北约也应该做出相关反应。
除了“部分动员”,普京还表示将“使用一切手段反击”,这其中必然包括核武器。美媒担心,俄罗斯情急之下会按下“核按钮”,导致核战争的爆发,理由则是俄本土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还有美媒指出,俄与西方发生正面冲突的风险越来越高,但双方应该明白,战争没有赢家,一旦战争爆发,对谁都不利。俄媒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普京讲话的用意:俄罗斯是想警告西方,不要再拱火俄乌冲突,否则一旦事情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谁都别想好过。
可即使这样,西方国家仍打算继续帮助乌克兰。荷兰首相吕特表示,乌军因西方的援助开始发力,他并不担心俄罗斯发出的威胁。比利时外交部长德克罗也声称,面对俄罗斯的行动,比利时必须坚定支持乌克兰的立场。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表示,不认为普京会按下“核按钮”,俄罗斯的狠话不会让乌克兰屈服。
不难看出,俄乌冲突逐渐转变为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要不然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也不会称,俄罗斯不是在与乌克兰一个国家战斗,而是在与整个西方战斗。随着俄罗斯与西方的赌注越来越高,俄罗斯更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至少是“理解”。这次联合国大会,拉夫罗夫正好可以与王毅会面,讨论俄乌冲突一事。而中方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态度很重要,因为他将代表着西方阵营之外的,对俄乌局势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方的立场和态度。
俄罗斯关于俄乌冲突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拉夫罗夫的最新表述是,西方的言行举止让乌克兰成为新纳粹政权遏制俄罗斯的前线阵地,是西方迫使俄罗斯采取特别手段进行反制。而俄罗斯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保证顿巴斯地区居民的安全和对乌克兰进行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即使需要很长时间,俄罗斯也会将这一目标实现。言外之意,西方的打压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道障碍,但并非不可跨过,俄罗斯有信心,也有耐心。
而关于俄乌局势的最新变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支持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呼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