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油气谈判结束,中国砍价天赋点满,普京发牢骚:谈判艰难
中俄油气交易终于一锤定音,普京官宣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天然气费用,对于50:50的比例,不少网友都猜测,这笔生意会不会谈亏了?对于这一问题,普京在官宣时说的一句话或许能够当作答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中国人砍价天赋点满
据环球网报道,普京在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中透露了这一消息,俄气公司也发表声明称,《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确定了“本币结算”模式。对于这一协议的签署,俄方十分满意,俄外交部表示,这是正确举措,中俄合作是对“挑战”的有力应对。
与俄方的态度不同,不少中国网友都在发出疑问:亏了多少?网友对中俄油气交易支付方式的疑问主要源于对卢布的不信任,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全世界使用卢布结算的国家并不多,在俄乌冲突后,由于西方制裁,卢布汇率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当普京官宣用卢布与人民币以50:50的比例,来结算天然气费用时,自然会引起质疑。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事实并非如此,报道称,普京在会议上表示,中国朋友是艰难的谈判者。发完牢骚后,普京话锋一转说道,从国家利益出发,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普京表示,中国是稳定并且可靠的。从普京所说的“艰难”、“从国家利益出发”几个字足以看出,中俄双方代表在价格方面一定进行了激烈讨论。
至于讨论结果,中方稳赚不赔,毕竟有句老话是“亲兄弟明算账”。关于中国人的砍价天赋,并不是什么秘密,医保砍价的谈判便能看出这一天赋,类似“7和4连在一起不吉利”、“这么挤牙膏可不好谈”的金句频繁在网上爆火。可以看出,事关国民利益时,中国人的砍价天赋便会瞬间点满,这次也不例外。
而且,卢布虽然往年使用率并不高,但随着俄方的一系列操作,如今卢布已经与天然气挂钩,汇率自然会趋于稳定,知道了这两点,我们不妨算算这笔生意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中俄油气交易能带来哪些好处
俄方之所以全力推动中俄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能源出口占据经济比重实在太大,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78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占据62%的比例,达到了4933亿美元,出口总额的22%都来自于石油出口额,达到了1101.19亿美元,这还没有算天然气。
根据往年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来看,燃料与能源产品在其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从当下的发展来看,强劲的能源出口为俄罗斯经济复苏埋下了种子,但从大方向看,能源出口与其他产品出口的分配并不均衡,一旦能源市场受到冲击,俄罗斯经济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俄乌冲突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数据显示,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油气出口量持续走低,虽然价格被炒高,但并非长久之计。德国方面前几天便表示,今后将不寄希望于继续得到俄罗斯天然气。在此情况下,俄方快速将目光转向东方市场,普京在会议中也表示,中国市场是巨大的。
有了这样的前提,当谈判变得艰难,再加上中国人的砍价天赋,俄方势必会在细节方面做出让步。如此看来,中俄合作对俄方好处多多,又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好处?
主要分为两方面,从国际方面来看,通过本币结算的方式,迈出了去美元化的第一步,同时,中国强劲的工业产能与俄罗斯雄厚的能源产能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中国不再担心没能源,俄罗斯也不用担心出口问题。
从国内方面来看,首先是改善了中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单一化,比起海运,“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资金投入更小,回报更大。其次是改善了国内能源构成,大量实惠清洁的能源进入中国,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