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大国博弈

美核导弹又曝光?国防部紧急出面 泄密者居然是他!

时间: 2019-08-14 20:40:08

   8月1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于消息前一天凌晨时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推文——“通过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液体火箭推进装置爆炸了解到许多情况,爆炸的可能是SSC-X-9 Skyfall,这是北约为具备无限射程的核动力武器‘海燕’巡航导弹设定的代号。” 推文还透露出,“华盛顿也拥有类似、但更加现代化的技术”。显而易见,特朗普在其推文中似乎无意之中“泄露”出了美军的一个重大情报,原来美国已经研制成功了要比俄“海燕”核动力导弹性能更先进的武器。

  从“美国从俄罗斯导致爆炸的失败中学到很多。我们有相似的、尽管更现代化的技术。俄罗斯的‘天幕坠落’使得人们担心设施附近和其范围之外很远的空中”这段话可以看出,朗普的推文既是在狠狠地奚落俄罗斯的导弹实验失败,又很具有自我炫耀的意味,只是无意之中让美国研制新款导弹的事露了底。既然其中有这么多“黑料”,全球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转载。由此可见,在俄罗斯加紧研制及测试新式导弹之际,美国方面的相关研制计划还远远走到了前面。美国军事霸权的野心可见一斑。

  被特朗普在推文中所奚落的俄导弹测试失败一事发生在8月8日。当天,位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军事靶场,一个海上平台正在实验俄最新式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液体火箭推进装置,却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当时,身处现场的多名工作人员被强大的冲击波推入了大海。随即,经过搜救人员的打捞,救起了大部分工作人员,但不幸的是,最终还是发现有5人死亡,3人受伤,均为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的员工。

  尽管俄罗斯此次导弹测试失败,但这则消息还是令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及北约国家震惊。这毕竟表明,俄罗斯研制这款新式导弹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度,已到了最后的测试阶段。须知,如果在无法确认美国是否真的已经研制成功的情况下,“海燕”算是全球首款核动力导弹,其性能几乎可以用“变态”来形容。据悉,这是一款飞行速度在3倍与6倍音速之间任意切换的超高速导弹;由于是核动力,因此射程已接近无限,可抵达全球任意一个角落;并且该导弹在飞行途中的路线可随意调整设定,完全不可能予以拦截。

  从这款导弹的性能特点来看,一旦研制成功,便可以说是美国以及北约的噩梦。长期以来,美国就借助其北约盟友,以不断东扩的方式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其施以军事围堵与遏制。就在今年8月2日,特朗普一直在试图撕毁的《中导条约》也得偿所愿,终于被“寿终正寝”。在最近几个月以来,特朗普要在欧洲以及亚太部署导弹基地,用以军事遏制的俄罗斯的企图心已经完全摆在了桌面上。如8月3日,美国防长埃斯铂就公然放话称,他完全赞成在亚太部署导弹,并称他要在将来几个月之内促成此事。

  可现如今俄罗斯研制“海燕”巡航导弹已经到了最后的测试时期,研制成功之后,是完全能突破美国的军事遏制的。既然俄罗斯在加紧研制新式导弹,将其视为“战略对手”的美国自然也不会闲着了,比拼着研制“类似的、更加现代化”的导弹,这是无可置疑的。只是由于保密措施,美方的研制进程并没有让俄罗斯知晓,旨在达到对俄罗斯“出其不意”的制敌效果。然而可惜的很,在俄导弹测试失败之后,一贯“大嘴”的特朗普终于忍不住而得意洋洋的“泄密”了出来——原来美国核动力导弹研制的进度比俄罗斯还要快 !

 

  眼看着要“泄密”了,没奈何,美国国防部只得站出来紧急“灭火”。14日凌晨,据俄卫星通讯社披露,在被媒体问及“特朗普的言论是否意味着美国在进行核动力导弹的研发”的问题时,美国国防部副防长格里芬表示“无可奉告”,并完全拒绝发表有关此事的任何评论。不过就算是美国国防部对此不置评论,可随着特朗普的推文被曝光,里面的“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了,美国国防部想要“灭火”也已经迟了。

   根据“退约”程序规定和美国、俄罗斯此前表态,8月2日是《中导条约》失效之日。

  有分析认为,自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以来,在美国国内、俄罗斯、欧洲以及整个国际社会激起很大争议,种种努力却难以挽回“后《中导条约》时代”的降临,给国际安全与稳定带来消极影响,恐令多地区乃至全球陷入更具破坏力的军备竞赛。

  美媒:美国拟试射“违禁”导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8月1日说,《中导条约》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曾促进欧洲稳定并加快冷战结束,它若失效,世界将失去宝贵的“核战争制动器”。他呼吁相关各方积极为国际军控寻求新的路径。

  2019年2月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将启动《中导条约》退约程序。新华社/美联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7月30日再次确认,美国将于8月2日退出《中导条约》。

  8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英霍夫和外交委员会主席里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的决定,鼓励北约开发和部署巡航导弹防御系统。

  2019年2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会晤国防部长绍伊古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不在画面中)。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7月31日在莫斯科对媒体说,如果美国把《中导条约》所禁止的导弹部署到更靠近俄罗斯的地方,俄方也不排除采取类似措施。

  他说,尽管俄美商定暂缓在对方国家附近部署类似导弹系统,但俄方注意到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国际安全问题持有“超级轻率”的态度,希望即将到来的严峻现实能让那些把欧洲和全球安全当儿戏的人回归理智。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拟于8月试射受《中导条约》限制的陆基巡航导弹、11月试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

  最好结果与最坏结果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学者张一飞说,《中导条约》失效后,美俄未来博弈可能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网络武器在内的高科技军事武器、情报干扰以及利用第三方国家。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俄现有技术水准早已超越当年美苏签订条约之时,如果在军事上扩大博弈,世界恐将面临更大风险。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军事问题专家帕维尔·佐洛塔廖夫说,俄美需要探索新的军控机制,最好结果是两国在行动上仍遵守条约规定并恢复对话,最坏结果是双方在对方周边部署条约所限制的武器并允许“先发制人”,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博尔说,《中导条约》失效后,美国和北约必须认真制订军控计划,才能避免在欧洲形成军备竞赛。

 

  德国汉堡大学专家乌尔里希·屈恩说,预计俄美之间会围绕武器质量而非数量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尤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自主武器系统研发领域。

  “美国优先”又让世界埋单

  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

  自美国单方面宣布“退约”之日起,《中导条约》已名存实亡。如今“靴子”落地,国际社会却不得不为之承担后果:全球战略稳定遭到破坏,核导领域不确定性骤增,军备竞赛可能触发多个地区冲突风险上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国家,美国在核裁军方面本应负有特殊优先责任。不惜牺牲欧洲盟友利益也要“退约”,再次印证了美方对追求“美国优先”单边主义的偏执。

  其实,以美国政府现在的信誉度,拿国家利益为借口随意“退群”、撕毁协议是家常便饭。在这个意义上,国际规则、条约、协议等等,如今在美国面前都可以不具约束力。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