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成功弹射当天,美代表团见到中国防长,提出一个请求
中美高层通话72小时后,我方直接甩出一张王炸,咄咄逼人的懂王总算明白,极限施压对我没用,只好再次派人来谈。当着我方防长的面,美代表团提出一个要求,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我方也不惯着,直接给了一句忠告。
9月21日,美国派出了一个跨党派议员代表团来访,先后会见了我方高层。这也是美国自2019年后,又一次派遣议会代表团前来我国进行访问。
由于中美关系现在的复杂性,以及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性,西方舆论使用了“罕见”一词来形容这个代表团的行程。
从代表团的组成来看,其实人数并不多,但分量还是很足的,它包括了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的两党议员,其中代表团团长亚当 史密斯更是曾经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如今也是该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
而且,代表团的5名成员中,有3人都是出自该委员会,由此可见该代表团此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加强与我方在军事层面的交流。
事实上,这也是美国方面的无奈之举,一方面,我方在重大纪念活动前后拿出了多款现役主力装备,其先进程度让美国感到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我方的福建舰海试取得重大进展,就在该代表团来访的第二天,9月22日,我方对外公布了福建舰成功完成3型主力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试验消息。
不仅如此,虽然我方是在22日公开的消息,但这可不意味着我们是在这个时候才完成了该项试验。据相关消息透露,福建舰的舰载机起降试验其实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完成了。
而且美国方面大概率也是心知肚明的,毕竟美军的军事侦察卫星挂在那里,我方也没打算藏着掖着。而在这个时候主动公布,也无异于给予了美国代表团一个实实在在的警告。
简而言之,这两个方面都是涉及我方军事实力的增长,而且是远超美国预期的增长,美国高层不可能装作看不见,必须要派人来看看。除了保持中美双方在军事领域的交流之外,也要向外界展示一种姿态,即美国对中方的军事发展时刻关注,且了如指掌。
所以,史密斯才会在与我方高层会见的时候,明确提到希望全面打开两国沟通渠道,特别是两国防务间的交流。
而长期以来,中美军事交流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始终秉持着既要又要的态度,既希望我方提高所谓的“军事透明度”,又在国际上不断地炒作中方军事力量的增强,对美国及其盟友造成了”威胁“。换句话说,在中美的军事关系上,美国一直期望的是,我方是一个对美保持透明的弱国。
很显然,这个梦美国人从来没有成功过。但是美方又从来没有放弃这个美梦,近些年来,一直在利用手中的技术优势迟滞我方在核心技术上的进步,尤其是特朗普二度上台后,这样的小动作更是多了起来。
此次美代表团来访,恰好处在中美两国通话后不久,同时也面临着中美贸易前景尚不明朗,以及美国不断在我周边布置进攻性武器,恢复使用一些军事基地的复杂局面。
美国方面提出希望全面打开两国沟通渠道,尤其是两国防务间的交流这一请求,对中美关系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毕竟中美两军的关系稳定,同样关乎全球的大局。
但毫无疑问的是,由于中美双方的实力在不断拉近,美国在各个领域不断丧失优势的当下,美国提出加强军事方面的交流,也暗藏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加强交流,进一步探听我国军事发展的详细情况,满足其所谓“军事透明度”的贪婪欲望,试图将我国军事动态置于其监视之下。
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场上,美国又想借助这种交流姿态,营造出一种中美军事关系“和谐”的假象,掩盖其不断炒作我方“威胁论”的行径。
总之,我方的态度很明确,也算是给了美国代表团和它身后的人一句忠告。
面对美方的要求,我方高层毫不讳言地指出,希望这些议员排除干扰制约因素,采取建设性务实举措,为改善两军关系、促进中美相向而行贡献积极力量。
而我方有这样的态度和忠告也是有原因的,谁让美国国会及其下设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负面、消极的角色,一言不合就拿着我方的红线议题说事,在我周边制造摩擦,甚至于借助立法权力将与我方的竞争固化为制度框架。
尤其是这些个军事、外交委员会,经常在美国扮演着“对华鹰派”的角色。因此,对于美国的这个代表团,需要看重它的“破冰”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中美关系不稳定环境下,美国内部对我方策略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