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战争警告”奏效了,美防长忙称不与中国开战,说话都没底气
中美贸易摩擦在今年年初又燃了起来,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事直接点燃了双边关系的火药桶。谁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内,关税战就从经济层面扩散到更广的领域,让人不由得捏把汗。
中国一向讲究和平发展,可面对这种单边主义霸凌,当然不能忍气吞声,得亮明态度。结果,中方的回应一出,美方高层就有点慌了手脚,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实力才是硬道理。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对抗
今年2月4日,美国正式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此项措施一落地,就让全球市场晃荡起来。特朗普政府声称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和工人利益,可实际上,这已经是他们第二任期内对华贸易战的延续。
早在1月底,特朗普就签署相关行政令,针对中国商品设置更高壁垒,到3月初,又追加了针对特定领域的惩罚性关税,比如电动汽车和半导体产品,税率最高达25%。这些举动不光影响中美贸易额,还波及全球供应链,很多企业被迫调整策略。
中国商务部马上反击,从3月5日起,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如大豆和玉米征收15%报复性关税,这一步棋走得稳当,针对美方痛点。整个过程,中方始终强调互利共赢,但美方一意孤行,导致摩擦升级。
3月4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发声,指出如果美方执意挑起对抗,中国已准备好应对各种形式的冲突。这条声明一发,国际媒体争相报道,BBC和纽约邮报都头条了,称这是中方态度的重大转变。过去几年,中美贸易谈谈停停,可这次美方加码太猛,逼得我们不得不强硬起来。
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乱了套,这轮关税战可能拉长到年底,损失上万亿美元。总的看,美方这种单边主义,只会让自家企业叫苦,农民出口难,我们产业链完整,底子厚,能扛住压力。
中方“战争警告”震慑美方
3月4日,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声明一出,全球都炸锅了。声明明确说,如果美国想要战争,不管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其他类型,中国都准备好战斗到底。以前中方在类似话题上比较克制,现在直接点明,显示出我们的自信心爆棚。
声明发出后,短短几小时,转发量上万,福克斯新闻和CNN都解读为中方底线已触碰,美方得掂量掂量。
第二天,3月5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林剑发言人重申了这立场,强调中国已做好准备应对任何挑战。
美方智库报告指出,中方军事实力今非昔比,东风-17导弹速度达10马赫,射程2500公里,能精准打击目标;歼-20和歼-35战机在隐身和机动性上领先F-22和F-35。
轰-6改进型携带长剑-10A导弹,射程1500公里,够打到关岛基地。中国工业产能强,造军舰速度是美国的3到5倍,让美方精英们心里发毛。很多美国媒体将中方声明称为“战争警告”,认为不只是经济回应,还涉及军事层面。
3月6日,中国商务部公布更多反制清单,针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力度不小。国际观察家分析,中方这种表态,源于综合国力提升,14亿人民团结一心,谁也撼不动。
中方亮剑及时,让美方意识到,极限施压行不通。
美防长回应暴露无底气
3月5日,美防长皮特·赫格塞思在媒体采访中回应中方声明,称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开战,但紧接着说要加强自身实力,以避免冲突。他的原话是,如果想阻止与中国或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美国必须强大起来。
3月6日,五角大楼补充声明,重申不求战,但强调准备工作。赫格塞思之前在节目中提到,如果台海冲突,解放军用东风-17导弹就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航母。
美智库一致认为,在台海或南海,美军难取胜。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导弹和战机上已匹敌美军,核潜艇和航母数量虽有差距,但整体实力均衡。赫格塞思表态后,媒体解读为美方谨慎,缺乏以往霸气。
特朗普领导下,美方虽喊口号,但实际行动犹豫,关税战打到现在,自家经济也伤了元气。未来,中美需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但如果美方继续遏制,我们会坚决捍卫利益。
中美博弈长远看,谁能稳住阵脚,谁就占上风。我们中国靠实力说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美方如果聪明点,早点坐下谈,省得两败俱伤。话说回来,关税战背后是大国竞争,经济军事都得硬气。中国作为全产业链大国,武器生产速度快,军力提升有目共睹。
东风系列家族让对手头疼,歼系列战机夺取制空权不成问题。轰炸机群虽以轰-6为主,但升级后打击能力强,关岛基地在射程内。
美方航母多,可我们高超音速武器克制到位。智库报告显示,美军在南海难胜,让赫格塞思不敢硬碰硬。
中国希望避免冷热战,但美方不听劝,执意遏制发展,那对不起,我们14亿人团结如铁。
未来走势,取决于美方态度,如果继续加码,关税战升级成全面对抗,谁也讨不了好。
中方军力进步有数据支撑。解放军现代化快,超越美军某些领域。高超音速导弹全球领先,美方拦截难。隐身战机数量增,实战演练多。工业产能是王牌,一艘军舰时间,中国造三五艘。美方造船业衰退,供应链问题多。赫格塞思知晓这些,故回应谨慎。
未来,如果美方理性,谈判大门开;否则,准备好应对。整个事件,中方占理,警告奏效,实力说话,和平靠自己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