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大国博弈

美国对等关税24小时后生效,中国对特朗普奉陪到最后一刻

时间: 2025-08-04 21:48:19

 中美经贸会谈经过2天2夜的激烈交锋后还是没能达成任何的共识,双方继续围绕关税展开一系列谈判,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主动提到将访问中国,心里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美国“对等关税”正式恢复生效。特朗普一锤定音,对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至41%不等关税,并宣称“这次不再延期”。

特朗普

而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刚刚结束,谈判虽未达成实质性共识,但双方决定将已暂停的关税和反制措施再度延长90天。

这并不是第一次延期。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至今未签署任何“对等关税协议”,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奉陪到底”的主权国家。

在之前,美方分别与日本、欧盟、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主要经济体达成了所谓“对等关税协议”。

美国4月2日启动“对等关税”政策,原计划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现实却是:超过七成协议仅为框架性声明,无法律约束力,不具执行机制。

这些协议更像是“政治姿态”,而非经济合作。特朗普急于制造一种“所有国家都在排队与美国签协议”的景象,以便在国内塑造“强势总统”形象。

但中国的“缺席”,无疑让这场表演少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特朗普的“软柿子逻辑”失效,只剩中国还在谈判桌上。

特朗普的谈判策略,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软柿子逻辑”。对日本、韩国、欧盟——下手毫不客气。对印度、巴西,甚至用上“惩罚性费用”和40%以上的高税。但对中国,却只能喊话。

特朗普表示:“我认为和中国的一切都在顺利推进,我们会有一份非常公平的协议”。

这与特朗普在对其他国家施压时的语气完全不同。他不是不想“硬”,而是知道硬不起来。

中国至今没有签署任何协议,特朗普也不敢真正把145%“极限税率”落实到位。否则,美国自身制造业、进口链和资本市场都会承压。

而中方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

在瑞典,面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代表团不急不躁,没有接受任何附加条款,也未被迫签署一纸空头协议。而是坚持把之前暂停的24%关税继续冻结,为后续谈判争取空间。

但就在会谈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突然“软化”。贝森特表示:“即使8月1日恢复征税,各国仍可继续谈判,不必惊慌”。这一说法直接与特朗普“最后期限不能动”的强硬表态相矛盾。

贝森特

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也在不同场合暗示关税有延期可能性,但最后决定权全部交给特朗普本人。

这表明: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不小的分歧。特朗普高喊“强硬”,但财政和商务部门却在释放“灵活”的信号。

中方对此也有清醒判断,明白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不过是“喊价工具”,真正能否落地,还得看市场反应和国内政治需要。

本轮瑞典谈判中,另一个焦点问题也浮出水面。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中方提出新要求:停止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这背后的目的并不复杂——特朗普希望通过中美贸易谈判,附加地缘政治条件,迫使中国在能源采购上配合美国对俄制裁。

但中方回绝得极为干脆。

外交部发言人随后表示:“中国的能源政策基于自身利益,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非法单边制裁”。

这番表态,等于是把美国的能源筹码一把推回去。

中方的底气,不止在于拒绝让步。更关键的是,有实打实的“硬牌”。

日前,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增长660%,达到352.8公吨。这不是巧合,而是战略释放。

自中美达成暂缓共识后,中方允许美企加快提交出口许可申请,作为回应,美方也放松了对部分芯片技术的限制,比如恢复英伟达中国某新型隐轰芯片对华出口、放宽EDA软件使用限制。

这说明,中方并非一味对抗,而是在重要领域精确调控,用谈判节奏掌握主动。

特朗普见中国不买账,立刻转向印度“动刀”。

近日,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并指责其“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和军购”。这一政策转向非常明显——中国是踢不动的钢板,印度则成了“杀鸡儆猴”的对象。

中美之间的分歧,并不局限于关税。

中方要求取消对华惩罚性关税、解除高科技封锁、停止对台事务干涉。而美方则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降低对俄伊能源采购、调整制造业结构。

这些诉求互不相容,注定无法“一次谈拢”。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边谈边拖,边打边看。

这场博弈,早已从单纯的贸易议题,演变为战略层面的试探与较量。三轮谈判,三次延期。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手法,对许多国家奏效,但对中国失灵。

中国没有妥协,也没有退出,而是用“有理有据、有节有度”的方式,捍卫自身利益。真正的强者,不是咄咄逼人,而是沉得住气、扛得住压,看得清局。“奉陪到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态度。

对等谈判,不等于对方说了算。全球博弈局势未定,但中国已经在这场关税战中,打出了自己的节奏和章法。

特朗普之所以对中美谈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耐心,无非还是掀桌子风险太大。能把美国逼到这份上的,有且只有中国一个。到了这个时候,特朗普除了继续与中国谈下去,没有更好的选择。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