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耗时15年研发完成:成功突破了中国的技术封锁
1990年时中国用这种材料实现了低至204.8纳米相位匹配的二次谐波的发生。它是用于短脉冲(<1纳秒)、高功率(1兆瓦)激光器的很有希望的材料,在红外、可见、紫外光区的激光倍频、和频及光参量振荡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我国深紫外固态激光源系列前沿装备日前通过验收,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报道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发现硼酸盐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后,中科院院士陈创天的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KBBF晶体。
KBBF晶体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中,继硼酸钡、三硼酸锂晶体后的第三个"中国产"非线性光学晶体。
关于KBBF晶体基础上制造的深紫外波段激光的应用,文章提到,如今,这8台科学仪器已经在石墨烯、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宽禁带半导体和催化剂等研究中获得了重要结果。
以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为例,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空间分辨率最高为20nm,而采用全固态激光器后能提高到3.9nm。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这台仪器开展了石墨烯/Ru(0001)表面插层反应原位观测,为石墨烯等光电子材料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詹文山透露,目前2mm以下的KBBF晶体已可小批量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8台科学仪器中,PEEM正在逐步进行产业化尝试。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